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

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朗读

苍生果何辜?十载堕涂炭。天心不可知,令我重悲惋。

自从丧乱来,盗贼苦搆患。有田不能耕,有园不能灌。

牛羊被虏掠,妻子各分散。穷冬尚无衣,日午犹未饭。

官府不我恤,沈浮等鸥雁。胁从姑偷生,纵死冀少缓。

昨夜官军来,又复诛反叛。粗豪甚豺狼,猛毒如狴犴。

一槩尽杀掠,去贼才一间。玉石俱不分,生民重糜烂。

纵贼官府嗔,为民贼杂乱。左右将安归?泛若无畔岸。

新春雨潇潇,何忍听悲叹。愿言忍须臾,维持夜将旦。

刘鹗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朗读

古诗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相关作品

枫桥渔火星星处,钟声客航仍度。微昏帘幕,乍暝帆樯,夹岸多于津树。

船娘吴语。为蘸水拖烟,脆来如许。不管人愁,棹歌杳霭掠波去。

挽舟下奔牛,挽丁已疲极。

长衖此埭东,衖心齿砂砾。

秋入阑干,亭亭波面虹千丈。一声渔唱。画个三高样。

江上风波,更泛吴松浪。寒潮涨。石鱼酒舫。漫叟知何向。

清晨出西郊,危径甃滑石。

徐登九日山,眼观天地窄。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英明不独中朝仰,
清重兼闻外国知。凉夜酒醒多对月,晓庭公退半吟诗。
梁城东下虽经战,风俗犹传守旧规。

西山爽气喜朝看,堆案相仍政自宽。笔底烟波孤棹晚,堂中风月一琴寒。

定应投版思佳菊,还念垂纶钓碧湍。野老力供常赋外,不因诗兴岂相干。

西京以还十九首,东周而上三百篇。檀弓鲁论诸国策,其言虽贵人茫然。

岂无五车载惠子,尺炬并付骊山烟。我生何幸雪未颠,著成百二十万言。

落拓綀衣阆苑间,江南游子醉长安。禁沟春过留香雨,宫树风来响翠澜。

五卫旌旗秋甸里,千官剑佩晓云端。何人只献河清颂,宜向明时沥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