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七 谒毛公坛雨不果行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七 谒毛公坛雨不果行朗读

拟攀栖迹拜灵仙,辛苦佳期一雨愆。短策空多探古兴,方坛刚欠访真缘。

兴怀丹篆愁云外,败意檐声客枕前。赖是胜情初未减,锦囊添得卧游篇。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朗读

古诗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七 谒毛公坛雨不果行相关作品

端居厌孤寂,偶系北城舟。

天地凄凉色,江湖汗漫游。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丹灶依然沈涧水,珠帘空自挂瑶台。

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姑苏从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

山人惊戴乌纱出,溪女笑偎红杏遮。来蚤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

侠也荒唐学,文章愧古风。谁将覆醯醢,子谓近蜺虹。

去圣虽云远,微言信可宗。期君振颓敝,谟典嗣前功。

三年镇阳游,春归绿扶疏。樱笋媚园林,日长閒枕书。

行复当此时,凉尘暗归涂。会洗酴醾雪,月波浮秘壶。

号姨骑马去朝天,淡扫蛾眉真可怜。不识马头毬两串,也如枝上粉团团。

丛车饯才子,路走许东偏。远水同春色,繁花胜雪天。

鸟行侵楚邑,树影向殷田。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捣成一百八丸黄,入手能令热恼凉。

金粟如来身已化,蕊珠仙子骨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