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轶事典故

  据冯贽《云仙散录》中记载,晚唐诗人张籍曾因为迷恋杜甫诗歌,把杜甫的名诗一样一样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一天,张籍的朋友来拜访他,看到张籍正在拌纸灰,很是不解,就问道:“张籍,你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烧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张籍说:“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好友哈哈大笑。

人物生平

  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访张籍。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年),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年),迁国子司业。

  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

  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2卷。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绿杨枝上五丝绳,枝弱春多欲不胜。
唯有一年寒食日,女郎相唤摆阶o3.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张籍相关作品

贴天河汉影西流,络纬莎鸡一片秋。草帐夜凉人卧病,老怀添记世间愁。

归去来兮复几时,临流屡欲唤篙师。种粳有地供饥腹,佩犊无人作去思。

偶著衣冠真是梦,倦寻丘壑已嫌迟。如今真在庐山里,二妙堂成更乞诗。

白头母,乌头妇,妇姑啼寒抱双股。

妇哭征夫母哭儿,悲风吹折庭前树。

绿影埋天地,濛濛望不穷。路随青嶂合,径入碧云通。

野鹭栖烟白,山花夹路红。衣衫疑暗湿,出没翠微中。

偶从道路得行藏,南北音书又一乡。溟海心情真自远,平湖风月可谁将。

山中旧坐香根老,耳畔新声木铎长。衰病未知何日起,扶留窗下正抄方。

搔首暮云碧,怀人酒浅斟。

斟钟心不动,九鼎力能任。

青旗斜出画桥西,杨柳飞花水满堤。

一酌误人千日酒,醉埋荒冢不思归。

咄,诺,休休休,莫莫莫,伎两虽多性灵恶,

赖是长教闲处著。休休休,莫莫莫,一局棋,一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