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杜集

读韩杜集朗读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杜诗和韩文在愁闷时诵读,舒心爽气就像请仙女麻姑在痒处搔。

天外的凤凰谁能得其精髓?世上无人懂得配制续弦胶。

注释

杜诗韩集:一作“杜诗韩笔”。六朝人称散文为笔。这里指盛唐杜甫的诗和中唐韩愈的文。

倩(qiàn):请人代做。麻姑: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神仙传》记载,仙人王方平在蔡经家召麻姑来。

续弦胶:凤喙与麟角,合煎作“续弦胶”,可续弓弩的断弦。

创作背景

  杜牧的《读韩杜集》创作于晚唐(公元803-852年),由于对杜甫、韩愈的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杜牧写下这首《读韩杜集》,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

参考资料:

1、王波著.阅读疗法:海洋出版社,2007.6:第133页

读韩杜集鉴赏和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安史乱后数十年来,藩镇割据,内战频仍,致使边防空虚,民生凋敝;而吐蕃统治者又占据河西、陇右,威胁京都,河陇人民长期受吐蕃奴隶主奴役之苦。这内忧边患,时刻萦绕在诗人心头,他不可能不愁从中来。这“愁”,是诗人抱负的流露、识见的外溢和正义感的迸泻。“愁来”读杜、韩,说明诗人与杜、韩灵犀相通。

  第二句中他从杜的沉郁顿挫和韩的精深博大中汲收了睿智、胆识和力量。理性的享受,心灵的快感,使他忽发奇想,恍若请古代神话中的麻姑仙女用那纤长的指甲搔着自己的痒处一样。此典原意是蔡经悬想麻姑爪爬背上痒处,舒适、愉快;诗人移作搔心头痒处,酣畅、痛快。这匪夷所思的妙喻,是诗人兴到之笔,妙在信手拈来,兴味盎然。

  第三句中诗人把杜、韩比作天外飞来的百鸟之王凤凰,赞叹、倾慕之情赫然可见。

  第四句中日趋没落的晚唐社会犹如断弦的弓弩,其颓势已定。谁也不能用凤髓制得续弦胶,把断了的弓弦续上的。不明言“愁”,而其“愁”自见。

  这首七绝宣示了诗人钻研杜、韩的心得,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诗中描叙愁中读杜、韩诗文的极度快感,而后喟叹杜、韩的杰作无人嗣响。以愁起,以愁结,一前一尾,一显一隐,错落有致。诗中旧典活用,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使人回味不已。诗后两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一问一答,自成呼应,饶有韵味。

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朗读

古诗读韩杜集相关作品

万里西园月,还应照故乡。残乌啼落木,新鬼吊空堂。

荆树知犹在,松亭宜就荒。家书前日到,亲友几人亡。

帝里春还未几日,万户千门总春色。昨夜云间月欲圆,更道今宵祀太一。

华灯闪烁映朱阑,纵横游骑满长安。笙歌响度香尘起,触忤羁人惨未欢。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一作:那堪)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

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

殷勤寄语张夫子,休爱三山胜处游。

闻说诏书催入觐,便须飞步上鳌头。

荼毒何堪此老身,哭儿哭母白头人。海枯两眼惟乾血,天丧一家俱至亲。

多病所需常乏药,残生未了尚忧贫。劳劳筋骨仍婚嫁,独对梅花愧世尘。

访古游天台,八极神飘飖。笑逢两仙人,把袂申久要。

飨我白玉醴,侑之紫鸾箫。清欢意何极,冉冉暮复朝。

遥望山下云,旦起迷群岫。老鹤巢其中,缥缈标末构。

长鸣对秋月,鸣罢复俯咮。散入墟落间,闻者莫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