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彪之

(305—377)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叔武,小字虎犊。年二十而头须皓白,时称“王白须”。王导从子。初除左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历侍中、廷尉,转会稽内史,居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户归者三万余。时大司马桓温威势震主,彪之以力阻桓温夺帝位,免官。后复为仆射。温将废海西公,命定仪制。孝武帝宁康元年,桓温死,迁尚书令。与谢安共掌朝政。官至光禄大夫。精通经传,熟谙故事,常引以定朝廷礼仪。所录仪规,藏于青箱,家世相传,时谓“王氏青箱学”。有文集,已佚。

远游绝尘雾,轻举观沧溟。蓬七阴倒景,昆崙罩曾城。

脂车总驰轮,泛舟理飞棹。丝染墨悲叹,路歧杨感悼。

俯观陋室。宇宙六合。譬如四壁。

隆山嵯峨,崇峦岧峣。傍觌沧洲,仰拂玄霄。文命远会,风淳道辽。

秦皇遐巡,迈北英豪。宅灵基阿,铭迹峻峤。青阳曜景,时和气淳。

王彪之相关作品

世路诚险哉,五里七盘曲。复行五里长,七曲尤盘促。

渐觉步履高,始信嗟磨熟。心目豁然开,宛如在天竺。

亲训诲,钝斧开山百杂碎。不求诸圣入玄宗,雪点红炉方称对。

三子虽豚犬,相看抵万金。父书期尽读,母线要关心。

靖节留诗久,徐卿种德深。二公歌咏在,一夜一长吟。

贫苦日相共,宦游天一涯。有官真似水,无梦不还家。

五岭来山瘴,孤城接塞笳。别离春已暮,多恐鬓将华。

江南风雨余几信,有底淮南春事迟。

凭君料理玉妃面,快作酒红生晕时。

绿水濯吾足,青山挂吾瓢。童子衣荷叶,柳下来承蜩。

虎门送君晚,白日落蒹葭。故里不同去,他乡独作家。

多离愁觉减,入世懒逾加。已有西来约,还山待菊花。

新营一榻养天和,独喜身闲鬓未皤。

药性不谙缘病少,花名惯识为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