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义

徐秉义(1633一1711)初名与仪,字彦和,号果亭,清代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徐氏斋徐开法之子,顾炎武之甥。探花徐乾学之弟,状元徐元文之兄,兄弟三人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斋号“集义居”。

人物生平

  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选右中允。官至吏部侍郎,时人评为“文行兼优”。后与刑部侍郎绥色克同赴陕西,审理粮盐道受贿案,拟罪失当,贬詹事。后擢内阁学士。

  康熙十四年(1675年),徐秉义典试浙江,一时知名之士咸登科焉,号能得人。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许三礼弹劾徐乾学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并纵容子侄贪赃受贿,广占田产。但对徐秉义,许三礼则说他“文行兼优”,向朝廷恳切举荐,希望能够加以重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三月三日,徐秉义、钱陆灿、孙旸、盛符升、徐乾学、尤侗、何棒、黄与坚、王日藻、许缵曾、周金然、秦松龄等十二位老耆聚饮修禊于遂园,宫廷画家禹之鼎绘《逐园耆年楔饮图》。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擢少詹事,日讲起居住官。康熙三十八年,升任詹事。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任殿试读卷官。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后,徐秉义告假还乡。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圣祖南巡时,徐秉义陪同游园,御赐“恭谨老成”匾。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

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

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徐秉义相关作品

舍北草池寒巳枯,草中时复见菰蒲。滥泉觱沸无留鲋,弱藻蒙茸不系凫。

绿叶红花空代谢,春蛙秋蚓任喧呼。窥临最忆琴高鲤,腾驾风雷定有无。

江干细路走羊肠,远逐钟声到上方。水荇暝时云淡淡,径松深处月苍苍。

佛庐夜续传灯火,僧榻寒薰小篆香。何用别寻天竺去,人言此地即慈航。

双蛟画鼓催,一水银蟾满。见夺锦标回,却倚花枝看。

已擘冷金笺,更酹玻璃碗。归去诧乡关,不负平生眼。

以赋鸣虽早,襟怀实似虚。出弹齐士铗,归读乐轩书。

丹桂攀殊苦,黄粱梦不如。在时同手足,入念每沾衣。

江山虽有余,亭榭苦难稳。

登临不得要,万象各偃蹇。

爱君邀客以清诗,会我公庭缿讼稀。卷白到时须自勉,乱红飞处是春归。

芳草未应羞鹎鵊,潜鳞终是表提壼。

蔡经背上痕犹在,更念麻姑指爪无。

欲知其姓草肃肃。谷中最累低头熟。鳞身甲体永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