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主要成就

  “吴中四才子”中,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徐祯卿以诗歌名满士林。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清人沈德潜编选《明诗别裁集》,四才子诗,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征明两人,文征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诗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他为前七子之一,声誉仅次于李(梦阳)、何(景明)。《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一语中的地指出徐祯卿诗歌的基本特征——“情深”。他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中原习气未深,江左流风犹存,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较前七子其余各家诗作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他长于七言近体,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情韵隽永。

  徐祯卿所撰诗话《谈艺录》,颇多精辟警策见解,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此备加推崇,就连以反复古自命的钱谦益,也对徐祯卿这篇诗论大加赞赏:“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甚至直接将“谈艺录”用作自己的著作之名。徐祯卿作为“吴中诗人之冠”(《明史》卷286),是当之无愧的。

人物生平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书法亦是一绝,王世贞称: “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徐祯卿著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学批判著作《谈艺录》。

  徐祯卿16岁著《新倩集》。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该书多诋毁明太祖的内容,实为诬告)、《异林》等。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远逐胡兵浃夜行,平明深雪陷龙城。

重围三日无炊黍,犹突龙骓溃虏营。

将进酒,乘杜康。

大白砗磲为罂锦,作幂燕京字琥珀。

衡阳声断雁回踪,南国飘零烟莽中。

纸幔燃灯寒夜雨,水楼吹笛菊花风。

宝马平驰过夕阴,飞丸遥堕掌中金。

不知富贵缘何事,偏动青楼瞥见心。

藕丝一尺自言长,情人怀情那可量。

愿得牵心渡淮水,勿畏风波作小伤。

四牡饬朱轩,侠气何翩翩。

夕骛邯郸道,朝驰函谷关。

绕廊吟罢杨花句,欲觅杨花树已空。

日暮街头春雪散,杜鹃无力泣东风。

鸣鹂欲乱花发齐,江南草长绿叶萋。

三边远戍十年妻,惊颜感候那不啼。

独立溪烟絮帽斜,行人停路问三叉。

儿童树底烧残叶,估客河中问酒家。

千场搏戏未言回,鱼钥重重向暮开。遥听云中催羯鼓,君王何处打毬来。

剑舞戎歌乐未休,煌煌芝火五城楼。班姬独卧昭阳殿,却捲珠帘望女牛。

十五承恩侍衮旒,宫中初拜大长秋。见说上林陪羽猎,君王同著紫云裘。

兴庆池头漏未阑,梨园弟子曲将残。花前更进凉州伎,无那西宫月色寒。

驰道毵毵御柳垂,春风挟弹羽林儿。武皇亲御长杨殿,敕与龙驹控鬣骑。

夫为虏,妻为囚。少妇出门走,道逢爷娘不敢收。东市街,西市街。

黄符下,使者来。狗觫觫,鸡鸣飞上屋。风吹门前草肃肃。

徐祯卿相关作品

佳辰人物本难俱,事事虽非景不殊。君既悼亡应感旧,细看那复嗅茱萸。

万间顶{左宁右页}翠光团,千尺廊腰眼界宽。

鸭脚参天风雨老,龙髯蛰地雪霜寒。

朝止阊阖宫,暮宴清都阙。腾盖隐奔星,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虹旌乍升没。青鸟去复还,高唐云不歇。

老烂为儒众所闻,病中犹不废研论。生荣不得文章力,死赠须沾雨露恩。

贤有凤毛奚所憾,命终龟寿亦何冤。卧牛又得佳山水,青紫他年定满门。

东江南去接东湖,湖上人家画里居。绿树映门皆合抱,清波动影欲侵裾。

诗书并沐明时宠,山水遥连故国馀。何日扁舟遂归志,西风相引钓鲈鱼。

肠断思君子,悲哉逝水流。温文娴礼乐,慷慨熟春秋。

长啸刘琨壮,深心贾谊忧。玉楼天帝召,寡鹄恨难休。

陇上耕耘日,隆中啸傲时。分荆存霸迹,入蜀定皇基。

建业元将命,成都迄受遗。交邻吴壤服,讨贼魏廷知。

才疑仙吏在人间,万里乘风复汉关。三殿不缘春色满,五云争识岁星还。

朝阳更王清华气,金马依然供奉班。未许陆沈如昔日,须君持论答天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