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七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七朗读

有客远方来,访我衡门下。岂无一樽酒?乐此芳时暇。

好风吹晚花,绿醑粘盏斝。痛饮君莫辞,流水易衰谢。

刘鹗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朗读

古诗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七相关作品

轻云薄雾。散作催花雨。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沈沈锁建间。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机事都捐忆大庭,茅檐相对眼俱青。期君别后文章健,往吊沅湘屈子醒。

乃经灵台。

灵台既崇。

赵由仪

后凋美清松,嘉树颂朱橘。当其岁寒时,众口亦如一。

岂知风雨来,桃李发艳质。依然成故蹊,不复念萧瑟。

坎离血战夜茫茫,万里阴飕更助狂。

兔窟那知炷郿坞,蚁封不料火咸阳。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澄南碧涧绕城陲,争赴朝宗涟且漪。静影沈沈呈素练,惊湍潺潺奏埙篪。

双龙喷雨涵天阔,万顷浮光丽日奇。想是源头多活水,长桥日夜汪流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