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庵寺桃花

庆庵寺桃花朗读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看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让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见到水中桃花,随水找到洞口进来啊!

注释

庵:古时的庙的名称,和尚住居为庙,尼姑居处为庵;亦有把文人的书斋称为庵的。

桃源: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故事说,有打渔的人顺水中的桃花,找到源地。由泂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

桃红:桃花开放。

遣:让。津:渡口。这里进入桃花源的洞口。

庆庵寺桃花鉴赏和赏析

  处于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对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统治者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却动荡之中,过着艰辛的日子。诗人见到庆金庵的桃花盛开,并没有引起他观赏的兴起,而是从桃花源流水,联想到了桃花源这个理想中的地方。诗人由此落笔,驰骋想象,写下了这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绝句。首句从桃花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并用一“寻”字写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欢度着幸福的年月,无忧无虑,连后来的汉及魏晋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会知道神州又经过盛唐、二宋这些年代了。他们是如何计算历法呢?“桃红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树开花,才知又是一年。虽写得是计算历法的方法,但表达的诗意却远不仅如此,而是更进一步形容了这个美妙的绝俗之地。三四两名在,作者又从实景出发,“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一开,万一随流水出洞口,再有渔人发现怎么办呢?如果我在那里,就决不会让桃花落入水中。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桃源的向往。当然,这种桃源佳景,只是向往而已,当时世上除了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过着动荡不定生活,哪还有这样的乐园呢?

谢枋得简介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谢枋得朗读

古诗庆庵寺桃花相关作品

钩辀路畔茸茸树,合沓峰前细细枝。狂发祗应先乞命,诗穷不独要寻医。

夭矫五苍龙,一夜化为玉。欲乘向瑶池,懒不代吾足。

海县春深沙气暄,居人生事不离村。上梯取斧料桑尾,抽橛移舟系柳根。

已过清明违帝里,不妨红白遍江园。持杯试与酬风物,深愧樊迟学圃言。

远树挂青幢,开帆坐碧窗。杨花三月落,白雪满春江。

袅袅双珠的的花,天孙裁剪付仙家。莲房不与凡胎共,太华峰头有绛霞。

绮筵日已暮,罗帷月未归。开花散鹄彩,含光出九微。

风轩动丹焰,冰宇澹青辉。不吝轻蛾绕,惟恐晓蝇飞。

借得桑虫足子孙。声声类我祝朝昏。

只因祝得浑相似,代代不能高户门。

附火肤革燥,远火寒惨惨。坐卧置汤婆,稍觉两足暖。

抓搔不停手,苛痒殊未减。饮食固多忌,所幸能强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