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朗读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译文和注释

译文

雪白的双手常常弯着,累苦了十指纤纤。两道眉毛淡若远山,低低地压迫眉间。心中早已有说不完的愁烦,猛然听得门外传来卖花的叫唤,顿时停住了绣针,忘了把线穿。

注释

玉纤:女子的手。春葱:喻女子手指。

远山:妇女的眉式。因望之淡如远山而名。

绒:指绣线。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鉴赏和赏析

  《全唐诗》有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朱绛存诗仅此一首,却因末句巧妙的构思留名诗坛。本曲也多少受到了这首小诗的影响。

  “玉纤”与“春葱”、“远山”与“眉峰”本属于同一类概念,诗人将它们分拆开来,间以“屈损”、“压损”的词语,“损”是无复旧貌的意思。这样的安排,便带上了一种昔今对照的意味,较之直言“屈损春葱”、“压损眉峰”,更觉婉曲深沉;而“玉纤”、“远山”的拈出,也暗示出主角董针姑的年轻柔美。针姑是对针线女子的称呼,因其飞针走线,所以作者先从其“春葱”寓目入手。所以起首两句,展示了一名年轻女子一边擢弄着纤纤素手做针线活,一边愁眉紧蹙、似有无限心事的形象。

  第三句承上启下。“闲愁万种”是对“屈损”、“压损”的小结,“早是”则为领起下文留出了地步。“闲愁”究竟是为了什么作者没有讲,也不易讲,因为平平地叙述解释,难以与上文楚楚动人的愁态匹配平衡。妙在诗人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镜头,让这位针线女子停住了手,“绣针儿不待穿绒”。绒即“茸”,是刺绣专用的丝线,因其茸散可以分擘而得名。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听到了门外的卖花声,这无疑是春天来临的信号。诗人在句前加上了一个“忽”字,显示了董针姑此前一直沉浸在愁思之中。猛然意识到春天,不禁停止绣作,于是这其间的感春、伤春、怀春、惜春,自怜青春,自念人生,这种种的意境便俱在读者意中了。这较之朱绛的“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中”显然更为含蓄、隽永,有青出于蓝之妙。

吕止庵简介

吕止庵,别有吕止轩,疑即一人。生卒、经历不详。散曲作品内容感时悲秋,自伤落拓不遇,间有兴亡之感,可能是一宋亡不仕的遗民。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晴霞结绮"。以后庭花十首得盛名。今存北词谱及阳春白雪中。所做散曲作品现存小令三十三首,套数四套。 ...

吕止庵朗读

古诗天净沙·为董针姑作相关作品

有石有石其形厖,厖且偃蹇名宜床。篆题者冰刻自唐,介我双松左寿宫。

风来松间如鼓簧,客抚斯坐长苍苍。

越冈之麓屋数椽,萧疏草树凉娟娟。青山一角横竹牖,残阳半壁闻风蝉。

高秋过此不忍去,道人招手何欢然。栖心早岁游物外,风姿俊爽神高骞。

一锡横飞下镜湖,头颅老去世缘疏。

庭栽竹少堪容鹤,池种莲多不碍鱼。

绿云多学术,黄发竟无成。酒纵山中性,诗留海上名。

读书新树老,垂钓旧矶平。今日悲前事,西风闻哭声。

黄河之源出昆崙,万里震荡排中原。行云翻空日月斗,急雨倒海雷霆喧。

下民咨嗟上帝怒,乃遣神禹清乾坤。手握巨斧开龙门,中标砥柱气势尊。

戎马长驱后,何当旱魃连。火云空片片,云泽竟玄玄。

却负苍生望,还期大有年。也知诚未至,神不为予怜。

天宇澄清桂影秋,骚人乘兴欲登楼。

楼前白水三千顷,滉滉鎔银烂不收。

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第死。

稔闻在七闽,扬尘兼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