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著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入金任居州县甚久。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后出守武遂,终于忻州刺史。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诗,与吴激常相酬答。《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二。词存一首。

主要成就

诗作传承
  在刘著之前,名动九州的潜山籍大诗人自是曹松,刘著的诗歌家谱自会接受曹松的诗风和诗歌语言,同时又不会承认曹松诗歌精神的存在,刘著在这种求学的态势上自会有一些有关诗歌传承的痕迹外泄,包括家乡的谚语。源潭镇的谚语其中有很多都是针对曹松的,这些谚语基本都来源于刘著对曹松诗歌传承的接纳和排斥。例如:“曹家人吃挂面,找不到头尾。”、“曹家人打狗,多把人手。”等等。这些虽然是对曹松的大不敬,但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

著书立说
  刘著充当翰林编撰,具体工作是给刘祁的副手,编修十四卷《归潜志》,其中刘著的言论非常丰富,对后世的有关金史的文学,文化,以及哲学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刘著在《归潜志》中学术辩说里有很多著述,元明时期的朝廷编撰多有引用。但是刘著生活在吴激,刘祈这些大才子的光环之中,其在后世的知名度自会大大的降低。 但是刘著在源潭来说,自会是当之无愧的有史以来的第一大儒。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千里寒云卷朔风,当轩月午雁书空。

烦君为报江南客,憔悴辽东更向东。

万折狂澜肯倒流,归心梦寐在东周。

平生快意君知否,今日驱车过白沟。

入座山光秀玉柯,岸巾绝景意如何。

瘦来岂为寒松句,和寡还惊白雪歌。

太平时世屡丰年,胜事空闻父老传。

郭外桑麻如几顷,船头鱼蟹不论钱。

十年羁旅鬓成丝,千里淮山信息稀。

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

一径埋云草树荒,石麟苍藓卧田桑。

汉家陵阙今何在,洛山嵩山满夕阳。

一枝绿萼冠群芳,潇洒犹疑楚岸傍。

香骨瘦来冰蕋细,梦魂清处月波凉。

否泰由来在岁星,谁听叩角作商声。

一朝汉魏成今古,百口燕秦隔死生。

九土将分裂,中原政扰攘。

孰为真汉相,却忆假齐王。

乱离南国忽经年,一线愁添未死前。

心折灵台候云物,眼看东海变桑田。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老却人。

月满江楼午夜钟,多情多病一衰翁。

行云不道无行雨,只恐相逢是梦中。

潦倒淮山客,金台五见秋。

退飞嗟宋鷁,畏暑甚吴牛。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刘著相关作品

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寻常对诗客,只劝疗心疮。

炭火邕湖滢,山晴紫竹凉。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

索米长安市,光阴电影移。酒尊贫不饮,药裹病相随。

愤激樱桃赋,凄凉苜蓿诗。臣心清似水,暮夜有天知。

万里黄云冻不飞,碛烟烽火夜深微。
胡儿移帐寒笳绝,雪路时闻探马归。

偏露遭天罚,饥寒仰母慈。自经风木痛,长废蓼莪诗。

严漏知冬尽,残舂迫岁荒。米盐来日计,镫下几回肠。

隋氏造宫阙,峨峨倚云烟。搜奇竭四海,立制谋千年。

秦兵半夜来,烈火焚高台。万人聚筋血,一旦为尘埃。

锐气如君老不磨,悠悠世路涉风波。

西湖旧识惟鸥鹭,故国重来尽黍禾。

走毂飞蹄过此傍,几人留意问沧浪。
烟波莫笑趋名客,为爱朝宗日夜忙。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é)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