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孺

李昌孺,字德初,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以直秘阁为河北路转运使。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落职(《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九)。今录诗五首。

曾已香山作隐居,双泉风月自萧疏。不知小邓庵相近,馀地还能待我无。

昔日曾闻师子音,清风匝地满丛林。不须更问西来意,晓月亭亭正露金。

一见师来契此心,更于何处问知音。要寻达磨当年事,只是如今旧少林。

少林来处岂无因,知有当年面壁人。五叶一花元会得,莫将消息问残春。

五乳峰前达磨居,徘徊山崦竹疏疏。自从只履西归后,卓锡泉今问已无。

李昌孺相关作品

幽人栖隐处,苔径连深曲。秋至垂橘黄,霜清大梨熟。

方池汎大影,可以澄心目。饮水共忘形,何须徇荣禄。

回也寔夭折,贾生亦脆促。今复哀若人,危光迅风烛。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何以赠下泉,生刍唯一束。

云门寺近若耶溪,溪上人家云半迷。秋雨正愁茅屋破,春星还傍草堂低。

白鸦谷远松筠老,碧藻坊深海柳齐。何似南州徐孺子,故居新璧待重题。

江山不减唐时秀,城郭都非旧。君来何用更伤今,好写秋声秋色上瑶琴。

五年楚客听猿意,说与应憔悴。相逢谁道鬓成霜,谈笑纵横,犹似少年狂。

梦破松声枕上闻,睡魔夜半战吟魂。

初疑秋雨连江岸,乍觉寒潮上海门。

入地登天两不妨,从来作戏在逢场。门前昼静堪罗雀,城上春深好牧羊。

披褐家门孙令尹,入山经纪卜中郎。已知此意无人会,閒坐看云点太阳。

雁在天,鱼在水,谁寄近来话。瘦脸塑眉,憔悴不堪画。

难禁白昼迷离,清宵梦寐,日夜在、心头牵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