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辅

(1086—1139)宋兖州曲阜人,字原鲁。初名延鲁。孔子四十五代孙,孔勖子。真宗大中祥符初同学究出身,五年复举进士及第。知仙源县。历龙图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知许、徐、兖、郓、泰五州,留守南京。召为左正言,知谏院,受命日,上书请章献太后归政天子。论奏曹利用、罗崇勋窃弄权柄,宜早斥去,太后可其言乃退。仁宗明道二年,权御史中丞,以谏废郭后出知泰州,徙徐、兖州。复入为御史中丞,性鲠挺特达,遇事弹劾无所避。因为程琳辨,出知郓州,道卒。

人物生平

  孔道辅(987~1040),初名延鲁,字原鲁,孔子的第45世孙,自幼聪明好学,25岁进士及第,为宁州军事推官。

  1016年(大中祥符九年),任大理寺丞兼知仙源县。他上奏真宗,请加扩建 孔庙。真宗允准,并合命道 辅主其事。乃大扩圣庙旧制,增广殿庭廊庑360间。1022年(乾兴元年)任太常 博士,召为左正言。 正逢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受命之日,即疏请太后归政于皇帝。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召道辅为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当时,仁宗爱美人尚氏、杨氏,欲废郭后,道辅率谏官孙祖德、范仲淹等人极力劝阻,并与支持废后的宰相吕夷简相抗争。帝怒,贬道辅知徐州,后知兖州。宝元元年(1038)复召为御史中丞。知兖州时,曾访得孟子墓于邹城东北三十里四基山之阳,建孟子庙于墓之西南。

  1039年(宝元二年)开封府小官冯士元犯罪牵连到参知政事程琳。仁宗把此案交给权知开封府郑戬审理。宰相张士逊既厌恶程琳。又想排挤辅。他明知皇帝要治罪于程琳,却又假惺惺地让道辅为其求情。道辅不了解其用心,是照着办了。仁宗认为朋党大臣,道辅出知郓州。在赴郓州时,正处天气严寒,行至韦城,旧病复发而卒。

秦火自焚宁害圣,金丝堂壁閟家书。

典坟启发皆天意,非谓共王好治居。

日观峰前访隐沦,岂同沮溺异人群。

轲能养浩雄能默,今复渊源见此君。

孔道辅相关作品

筑室清溪曲,为园古道傍。苔痕侵户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渔舟隐绿杨。偶然幽兴惬,搔首放歌长。

忆昔从戎向北陲,重来持节鬓成丝。夜悬炎海烽烟梦,时听严关杕杜诗。

古戍寒云过铁马,中原睛日闪牙旗。安危赖有诸君在,酹酒还期下月支。

我思君子为,洪钧岂小补。化日舒以长,仁风被寰宇。

下视驩娱如,区区焉足数。安得千载人,谁知此心苦。

竹风疏疏雨打篷,松风汤汤水赴洪。

道人闻尘扫未空,不如杜老前月聋。

门外似深山,天真信可还。

轩裳奔走外,日月往来间。

旧岁此夕尽,新春今日回。

天公贪省事,嘉节并相催。

晓来风雨,万花飘落。叹韶光虚过。却芳草萋萋,映楼台、淡烟漠漠。纷纷絮飞院宇,燕子过朱阁。

玉容淡妆添寂寞。檀郎孤愿太情薄。数归期,绝信约。暗添春宵恨,平康恣迷欢乐。时时闷饮绿醑,甚转转、思时著。

昔人亭子有遗堆,日日登临车马来。二老高风留故事,诸郎雅望尽奇材。

衣冠会集星辰动,宾主相逢怀抱开。千古清芬人共仰,何须联步到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