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人物生平

  朱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年)第八名进士(《鉴诫录》)。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天复三年(903年),田頵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頵败 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当时较突出,宫词也很有名。

  杜荀鹤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

  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长于宫词。因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客居他乡写的《秋日怀九华旧居》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和身在异地恋乡之苦。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酷吏残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他脍炙人口的诗《春宫怨》,用宫女的不幸身世象征自己怀才不遇的比兴手法,显示了作者艺术手段的高超。然而杜荀鹤的诗的主要成就,还在于为数不多的一些同情人民苦难的作品。《时世行》2首,一题作《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深刻地描绘了战乱使农村人民遭受沉重苦难的画面。《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揭露了地方藩镇趁火打劫的罪行。在诗人笔下再现了黄巢起义被镇压后,藩镇混战的年月里人民的痛苦生活。这类诗篇运用律诗和绝句的形式而又不为声律所束缚,语言清新通俗,爽健有力。有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3卷行世。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一作:水巷)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

徧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

杜荀鹤相关作品

忽忽年来事,栖栖老后怀。

鸟归巢断木,蚁出漏空阶。

紫气朝明主,丹丘送老臣。谁知探穴处,更有散金人。

陌上神仙日,城东梅柳春。遥知归隐处,烟浪隔嚣尘。

雄图属天造,宏略遇群飞。风云犹听命,龙跃遂乘机。

百二当天险,三分拒乐推。函谷风尘散,河阳氛雾晞。

怪石倚洪流,朱栏截荒磴。

来窥空旷野,喜值波澜定。

四曲擎天耸两岩,琼葩瑶草色毵毵。我来不见金鸡唱,惟有寒蟾照碧潭。

额粉宫黄。衬桃花扇底,歌送瑶觞。裙拖金缕细,衫唾碧花香。琼佩冷,玉肌凉。罗袜步沧浪。漫共伊,心盟意约,眼觑眉相。连环未结双双。似桃源误入,初嫁刘郎。珑璁仙子髻,绰约道家妆。千种恨、九回肠。云雨梦犹妨。误少年,红销翠减,虚度风光。

拾级凌高顶,危栏未敢扶。山从朝日出,云到大江无。

地势随吴转,涛声向海趋。沧桑经几变,千古此浮图。

试吏谁云百寮底,长材元是万夫雄。

锥刀垄断焉能较,泾渭区分独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