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人物生平

  杜光庭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高道,青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唐懿宗朝应九经举,赋万言不中,乃弃儒入道,师事天台道士应夷节,为司马承祯五传弟子(司马承祯传薛季昌、季昌传田虚应,虚应传冯惟良,惟良传应夷节)。尝谓汉天师、陆修静撰集的道门科教,因岁久废坠,乃考定真伪,条列始末,为天下道流遵行。郑畋荐其文于朝,僖宗召见,赐以紫服象简,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时人盛赞其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①中和元年(881),随僖宗避难成都,遂留于蜀。受到前蜀高祖王建赏识,命为太子元赝之师。王建曰:“昔汉有四皓,不如吾一先生足矣”。②光庭荐儒者许寂、徐简夫以侍东宫,颇与议政事,相得甚欢。永平三年(913),为金紫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进号广成先生。通正元年(916)迁户部侍郎。乾德五年(923),后主王衍受道箓于苑中,以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

  不久,杜光庭隐于青城山白云溪。尝建飧和阁,奉行上清紫虚吞日月气法。③他与诗僧贯休友善,每相戏谑。一日,二人并骑于道上,而贯休马忽坠粪,光庭连呼:“大师大师,数珠落地!”贯休应曰:“非数珠,盖大还丹耳。”

  杜光庭学识渊博,攻读有方。尝谓蜀相徐光溥曰:“余初学于上库,书笈皆备,一月之内,分日而习,一日诵经书,二日览子史,三日学为文,四日记故事,五日燕闲养志,一月率五日始,不五七年经籍备熟。”④以五日为一周期,每日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以第五日为游憩时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有张有弛,劳逸适度,遂得精进。他精通儒、道典籍,又对道教作过不少实地调查,生平著述极丰。收入《正统道藏》的有二十七种,《全唐文》收有三百二篇(其中《历代崇道记》亦见于《正统道藏》,可知有所重复)。主要有《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道门科范大全集》八十七卷,《太上黄箓斋仪》五十八卷,《广成集》十七卷,《序太上洞渊神咒经》二十卷,《道教灵验记》十五卷,《神仙感遇传》五卷,《墉城集仙录》六卷,《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一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历代崇道记》一卷,《太上宣慈助化章》五卷,《集陆修静、张万福、李景祈、留用光、蒋叔舆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五十七卷,以及其他斋、仪、表、序、记、传、颂、赞等等。对道教的教理教义、神话传说、斋醮科仪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发,对道教的建设有过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大批著作,不仅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道教面貌,也为道教在北宋的再度复兴准备了一定条件,为道教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几乡税。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朝回时宴三山客,

涧尽闲飞五色鱼。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涛急,

深洞无风草木春。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

楼阁层层冠此山,雕轩朱槛一跻攀。碑刊古篆龙蛇动,

洞接诸天日月闲。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

翠娥红粉婵娟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似鹤如云一个身,不忧家国不忧贫。

拟将枕上日高睡,卖与世间荣贵人。

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尘。

不如将耳入山去,万是千非愁杀人。

静神凝思仰青冥,此夕长天降瑞星。

海上昨闻鹏羽翼,人间初见鹤仪形。

谁运乾坤陶冶功,铸为双剑倚苍穹。

题诗曾驻三天驾,碍日长含八海风。

再扶日月归行殿,却领山河镇梦刀。

从此雄名压寰海,八溟争敢起波涛。

抽得闲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蛟龙。

道人扫径收松子,缺月初圆天柱峰。

古,今。感事,伤心。惊得丧,叹浮沈。风驱寒暑,

川注光阴。始衒朱颜丽,俄悲白发侵。嗟四豪之不返,

道,德。清虚,玄默。生帝先,为圣则。听之不闻,

抟之不得。至德本无为,人中多自惑。在洗心而息虑,

铜壶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宫争卷帘。《月》,

以下《锦绣万花谷》

难把长绳系日乌,芳时偷取醉功夫。

任堆金璧磨星斗,买得花枝不老无。

奇绝巍台峙浊流,古来人号小瀛洲。路通霄汉云迷晚,

洞隐鱼龙月浸秋。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

杜光庭相关作品

春夜沉沉漏未终,画堂银烛暖摇红。钟期古调尘氛外,逸少家风谈笑中。

紫陌醉迷青海月,苍苔健倒白头翁。天涯何幸逢知己,聊慰羁愁日夜东。

辫发胡姬学裹头,朝歌夜猎不知秋。可怜青冢孤魂恨,也是幽兰一烬愁。

衔尾北来真似鼠,梳翎东去不如鸥。而今好击中流楫,已有先声达豫州。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廪厌陈陈。

丛祠懹肉有归遗,官道横眠多醉人。

  楚天空阔楚天长,一度怀人一断肠。此心只在肩舆上,倩东风过武昌,助离

愁烟水茫茫。竹上雨湘妃泪,树中禽蜀帝王,无限思量。

一榻琴书双门寺,片心泉石两林山。

江楼把酒云供望,秋院支筇鹤对閒。

床头有酒未为贫,汗漫山林一散人。巳过丹丘期洗髓,还从碧海看扬尘。

楼开千嶂云霞曙,泉落双溪草树春。何日相从问真诀,绿阴深处岸乌巾。

读书初有激,知命复何营。

熊掌酒中趣,鸿毛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