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人物生平

身世之谜
  王之涣在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人。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做官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为官不顺
  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元二十九年(741),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赋《九日送别》、《登鹊雀楼》、《凉州词》二首。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

遭疾终去
  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天宝二年(743年),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相关作品

曲曲阑干绕树遮。半庭花影带帘斜。又看暝色入窗纱。

楼外远山横宝髻,天边明月伴菱花。空教芳草怨年华。

竟日开编乐有馀,古人妙处不欺予。胸中更著五千卷,未到汉家城旦书。

把酒持螯,问今夕、不知何夕。陡增起、豪情万丈,悬天无壁。

会铸九州成大错,茫茫禹域稀人迹。看吴宫、一霎又成墟,青燐泣。

少壮不解武,衰老却从军。将相北出师,部伍各骏奔。

伐鼓震城阙,树羽隐秋旻。水师歘龙骧,铁骑纷云屯。

沃壤有多稼,良工无废材。固知时不弃,正坐老无媒。

病骥终难驾,寒花不易开。古来天下士,取次没蒿莱。

不知天阙复山庭,欲近银河鹊驾停。几处离忧逢七夕,孤臣不寐看双星。

画里春风面,怀中明月光。绿阴消受午风凉。料得愁深梦浅、不成妆。

窈窕神仙质,聪明玉雪肠。句成应是费商量。待看笔花吹作、满身香。

峻坂长驱匹马过,春风吹客奈愁何?重华不返苍梧驾,孤竹空传《采蕨歌》。

北望云中迷紫塞,西来天上泻黄河。幽怀故国归何处,此日征衣泪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