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薰

郑薰,生卒年不详。字子溥。文宗大和二年(828)登进士第,任户部员外郎、郎中。武宗会昌六年(846),任台州刺史,转漳州刺史,入为考功郎中。宣宗大中三年(849),充翰林学士、加知制诰。后拜中书舍人,工、礼二部侍郎。十年,自河南尹改宣歙观察使。性廉正,将吏不喜,共谋逐之,薰遂奔之扬州。贬棣王府长史,分司东都。懿宗立,召为太常少卿,累擢吏部侍郎。后以太子少师致仕,号“七松处士”。生平详见《唐阙史》卷上、《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五〇、《嘉定赤城志》卷八。薰能诗善文。《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项斯逢水部,谁道不关情。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郑薰相关作品

别后盟言不忍寒,旧官到底胜新官。情缘未断还相见,人复团圆镜复完。

千里关河七尺身,长年逐食傍风尘。眼前冠盖谁容我,老去饥寒尚累亲。

智慧不来空拊髀,云山如梦祗凄神。平生皎日心犹昨,每到穷途愧故人。

岁晚忽不乐,相过偶乘闲。

百年才几时,一笑得亦艰。

听听听听听听听,劳我以生天理定。

若还惰懒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

不取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天冠山下野人居,除却渔樵少往来。今日谪仙劳过访,看山还费赋诗才。

忆昔红颜日携手,一别三年非不久。纵使天台记阮郎,也应梁苑称枚叟。

故人多病卧青春,华发如蓬自看丑。漫尔风流更旁骚,从他憔悴仍醉酒。

赤嵌城高海色黄,乍销兵气变文光。他年番社编《文苑》,初祖开山天破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