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銮

郑金銮,字殿仙。方坤四女,闽县林守良室。

高阁层峦上,沧溟那有垠。射工迎落日,飓母类奔云。

缥缈来三岛,高寒到十分。登临馀感慨,渔笛不堪闻。

三月园林草径荒,一枝晴雪簇东墙。冰姿差后寒花发,缟素浑如贫女妆。

艳惹夜蟾光处白,泪含春雨冷时香。空庭寂寞无人迹,引得游蜂阵阵忙。

郑金銮相关作品

洪偃汤休道不殊,高帆共载兴何俱。北京丧乱离丹凤,

南国烟花入鹧鸪。明月团圆临桂水,白云重叠起苍梧。

濯锦江边唱绝强,孤青和者亦夔襄。

历年虽久地相远,在寝岂止升渠堂。

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

天上星辰落世间,少微婺女故相关。覆盆光照家家屋,持节春行处处山。

部属颇闻时有旱,父兄亦道食无艰。大夫自是乌能好,客老徒怜鹤未还。

石厓斗绝力跻攀,直上烟霄缥缈间。树撼秋声遥振谷,云将雨意独还山。

禅宫花草明空色,客路星霜损鬓颜。到此尘怀应暂遣,石泉煮茗对僧閒。

石城为虎此为龙,都邑无如此地雄。

万壑千岩皆拱北,三江七泽尽朝东。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落日停桡古渡边,古今踪迹一苍然。平沙尽处云藏树,

远吹收来水定天。正困东西千里路,可怜潇洒五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