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章

王蕴章(1884-1942.8),字莼农,号西神,别号窈九生、红鹅生,别署二泉亭长、鹊脑词人、西神残客等,室名菊影楼、篁冷轩、秋云平室,江苏省金匮(今无锡市)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副榜举人,任学校英文教师。上海沪江大学、南方大学、暨南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新闻报》编辑,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通诗词,擅作小说,工书法,善欧体,能写铁线篆。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

人物生平

  清末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编刊首版《辞源》。1912年民国成立后,经人举荐任职于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因工作不合己意去职。1915年回上海,参加南社。1月《妇女》杂志创刊,任《小说月报》及《妇女》杂志主编10年。与恽代英、胡愈之、叶圣陶、沈雁冰、黄宾虹、廖仲恺、叶浅予、胡寄尘、周作人、郑振铎等为伍,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一个时代。1918年起陆续刊发了一些自己创作的鸳鸯蝴蝶派通俗作品,及“礼拜六派”情节离奇、逗人笑乐的作品。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后,辞去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和《妇女》杂志主编职。后游历南洋各国数年,作《南洋竹枝词》100余首。

  从南洋回国后,历任上海沪江大学、南方大学、暨南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新闻报》秘书、编辑、主笔,同时任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治词章之学及英文,并主持正风文学院的教务工作。工书法,通诗词,词章名手,雅好楹联,擅作小说,壮严、诙谐兼而有之,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颇负时誉。参加柳亚子等所办的南社,常为沪、锡各报刊撰写小品文,发表小说,并以戏剧鼓吹民主革命。书法,师法二王(王羲之与子王献之),擅长率更体、欧体,能写铁线篆。喜欢收藏文物,藏有洮河绿石砚一方,背刻宋度宗时名校书苏翠像,有马湘兰题诗,为湘兰妆阁中故物。晚年生活艰困,以卖书度日,著述颇丰。

  1942年8月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仅58岁。主要作品有《碧血花传奇》、《香骨桃传奇》、《可中亭》、《铁云山》、《霜华影》、《鸳鸯被》、《玉鱼缘》、《绿绮台》、《西神小说集》等9种;另有艺术杂论集《玉台艺乘》行世;诗词专集《秋平云室词》、《梅魂菊影空词话》等;小品文辑有《雪蕉吟馆集》、《梁溪词话》、《云外朱楼集》等未刊稿本。书法著作有《墨林一枝》、《碑林奇字》、《墨佣余沉》等传世。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

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

王蕴章相关作品

冥冥见远心,向夕汀洲歇。苇花风露清,梦绕龙沙月。

天公作意轰雷霆,风雨骤至神如兵。翻手为云只俄顷,举头见日尤精明。

蚁君一战方奏凯,鸠妇复还已和鸣。税驾欲投佳处所,林间隐隐疏钟声。

阁中人独坐,阁外已梅开。春信何须问,清香自报来。

楼上笙歌合奏时,湖山当席最相宜。风吹轻袂身疑举,人立飞桥意不危。

蜃气欲浮河汉动,秋光已近女牛期。潘郎容易头如雪,且醉花前双玉卮。

旧时秋水醉吟者,且作西山病叟呼。

可惜黄花逢令节,樽中酒燥笔头枯。

青海传闻画角哀,屯田充国又登台。不教神笔驱鲸鳄,已分穷边老骥騋。

李牧防秋坚壁早,祭遵行部雅歌才。祁连九月应飞雪,惆怅西风日几回。

高举慕求友,翩然辞谷中。那知改春序,又复到秋风。

节物感归燕,异声嗟远鸿。归非今正好,霜露脱梧桐。

红桥曲曲放生池,春水初肥春日迟。何事系人情最好,金钱买饼饲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