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皎

姜皎,秦州上邮(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大臣。长安中,迁尚衣奉御,交好唐玄宗,出为润州长史。唐玄宗即位,召拜殿中少监。先天政变后,以功拜殿中监,封楚国公,实封四百户,寻迁太常卿,兼秘书监,监修国史。开元十年,坐漏泄禁中语,发配钦州,卒于汝州,年五十余。十五年,追赠泽州刺史。善画鹰乌,杜甫有诗《姜楚公画角鹰歌》。

轶事典故

  姜皎还没富贵的时候,喜欢狩猎。一次打猎归来进入家门,见到一位和尚。姜皎问:"和尚你在这儿要什么东西啊?"和尚说:"请施主布施贫僧一些吃的。"姜皎让人拿肉给和尚吃。和尚吃完离去,那肉竟然还在。姜皎派人将和尚追回来询问。和尚说:"您能大富大贵。"姜皎问:"怎么样才能得到富贵?"和尚说:"见到真人就能富贵了。"姜皎问道:"什么时候能见到真人呢?"和尚抬眼看了看姜皎说:"今天就能见到真人。"姜皎手臂上架着一只鹞鹰,值二十千钱。他骑马跟随和尚出城去了,正好遇上了唐玄宗也在狩猎。这时的唐玄宗还是临淄王,他看见姜皎臂上架着的鹞鹰,很在行地问:"这是你的鹞鹰吗?"姜皎说:"是。"于是姜皎跟随临淄王一同打猎。不一会,不知道和尚到哪里去了。后来,有一天有个女巫来到姜皎的家,姜皎问:"你说说看,今天有什么人来?"女巫说:今天有天子来。"姜皎笑着说:"天子在皇宫里坐着,怎么能来看我呢?"不一会儿有人叩门,说:"三郎来了!"姜皎出去一看,原来是那天在一块儿打猎的临淄王。从此以后,姜皎对临淄王倍加恭敬有礼,金钱、马匹,凡是临淄王需要,姜皎都慷慨地奉送,从不吝惜。后来,玄宗皇帝离开潞州,文武百官和亲朋故友都来送行,唯独不见姜皎,玄宗皇帝有些不高兴。待到玄宗皇帝走到渭水北边,只见姜皎在道边陈设帷帐,为他举行隆重送行仪式。玄宗皇帝高高兴兴地与姜皎道别。从此以后,两人便结下了君、臣的缘分。后来,姜皎果然大富大贵。

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日日芙蓉生夏水,

年年杨柳变春湾。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

姜皎相关作品

哀词牵恨到江南,药裹茶铛忍手探。自是两心情义重,旁人错比影梅庵。

郡斋亦清旷,俯仰穷幽深。澄川映疏牖,孤峰秀前林。

风清独鹤唳,日隐饥鼯吟。不醉樽中酒,空对窗閒琴。

海甯邑屋千山环,幽人更爱山中山。

山城已远人烟寒,江君石室深巑屼。

落雁横空,乱鸦投树,孤村暮烟。有渔翁拖网,牧儿戴笠,行从水畔,唱过山前。云阁还垂,雨低欲堕,何处行人唤渡船。萧萧处,更柴门草店,竹外松边。凄然。倚马停鞭。叹客袂征衫岁月迁。既不缘富贵,功名系绊,非因妻子,田宅萦牵。只有寸心,难忘斯世,磊块轮囷知者天。愁无奈,且三杯浊酒,一枕酣眠。

无路扫妖氛,掀髯倚碧云。草茅难报国,畎亩敢忘君。

民业稍云复,贼巢犹未焚。老臣筋力尽,洒泪对三军。

宝篆烟消香已残。婵娟月色浸栏干。歌喉不作寻常唱,酒令从他各自还。

传杯手,莫教闲。醉红潮脸媚酡颜。相携共学骖鸾侣,却笑庐郎旧约寒。

瑶草低云,苍松洒雪。何人举酒,酹我明月。

五福三朝客,同年想少存。

立功从太祖,卧里见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