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寒操

梁寒操(1898—1975),广东省高要县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早年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投身政界,1927年起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铁道部参事司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常务干事。梁寒操在抗战期间先后担任蒋介石桂林行营政治部主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1947年当选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1949年赴台湾,1975年病逝。

人物生平

  梁寒操自幼聪明好学,有“高要才子”之称。四岁从父识字,六岁能代人写春联、招牌。

  12岁考入肇庆府中学堂就读4年,每试名列榜首。16岁时父去世后,赴江门明德小学当教员。

  民国5年(1916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讨袁。

  民国7年进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毕业后任广州培正中学教员,加入国民党,翌年被选为国民党广州东山区委兼青年部干事。

  民国14年6月,在国民政府秘书处工作兼宣传员。任养成所、国民大学、政法专门学校、高等警官学校三民主义讲师。

  投身政界,1927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参与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民国20年冬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委员。后调任铁道部参事司长、民国22年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兼秘书长。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常务干事。

  民国25年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次年2月与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提出以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为内容,重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提案。

  抗战期间,民国28年担任蒋介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政治部中将主任。

  民国29年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中将副部长(部长周恩来)兼任中国远征军政治部主任。

  民国32年10月任中国国民党五届中央宣传部长。

  民国34年任防国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民国36年兼任国民党三民主义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7年当选“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

  1949年从广州去香港,后赴台湾,专力党化文宣理论工作,历任台湾《中华日报》社董事长、“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中美文化经济协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退休。1975年应聘“总统府国策顾问”。任教于香港新亚书院、革命实践研究院、东吴大学,并从事三民主义研究。

  1975年2月26日病逝于台北。梁寒操是余汉谋的小学同学,也搬到北投与其邻居,两位肇庆老乡朝夕相处,结为莫逆。1975年,梁氏因心脏病发猝死,余汉谋黯然神伤。

又溯长江控五老,依然多难作登临。

沉舟东海当年恨,击楫中流此际心。

梁寒操相关作品

种莪图可茹,养儿欲代老。莪生化为蒿,儿大不相保。

忆昔儿初生,长育恐不早。儿羹未及尝,亲骨已枯槁。

松阴迷草径,缓步曳吟筇。

秋鹤有仙意,寒花无冶容。

衔哀送汝出江关,满路悲风损别颜。此日素车驱白马,几时黄绢勒青山。

梦回草色离肠断,身着麻衣血泪斑。怜我双眸枯欲尽,不堪分手更潺湲。

六籍穷探仔细看,太邱家世弟昆难。先生此日皋比席,御史当年獬豸冠。

自是青春司教职,肯怜白首老儒官。西风黄菊筠阳道,吟得新诗字字安。

清歌声里便高眠,古老诗中借一联。

猿抱子归青嶂里,鸟啼花落碧岩前。

霜风秋月映楼明,寡鹤偏栖中夜惊。月下徘徊顾别影,风前凄断送离声。

离声一去断还续,别响时来疏复促。聊看远客赠绫纹,弥怨闲宵雅琴曲。

数篇骚雅名虽远,三拜逢迎礼过差。补得唇来身巳老,灌园何苦更咨嗟。

彩云空,香雨霁。一梦千年事。碧幌如烟,却扇试新睡。恁时杨柳阑干,芙蓿池馆,还只似、如今天气。

远山翠。空相思,淡扫修眉,盈盈照秋水。落日西风,借问雁来未。只愁雁到来时,又无消息,只落得、一番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