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首 其六

拟古七首 其六朗读

京城海子上,有僧持双铃。诵经二十载,寒暑白发生。

辛勤积涓埃,佛阁开明荧。吾心若更苦,天地何冥冥。

刘鹗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朗读

古诗拟古七首 其六相关作品

萧萧白发旧为郎,大邑曾誇墨绶长。一自门栽彭泽柳,更无人识令公香。

十年俎豆存辽海,万里烟波梦岳阳。莫怨飘零挥涕泪,管宁襦裤本寻常。

板阁微沾酒,朱楼暗上潮。被熏歌昔昔,帘断雨潇潇。

夜气疑相袭,春红旋欲消。何因栀子贽,流寓堀江桥。

骨肉乐完聚,贫贱生别离。

连年远行役,心死精力疲。

潇湘浓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

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

溪上龙蛇屋,萧条帝子祠。

竹痕当日泪,山色后人疑。

昔余赏朱生,飒爽埒李白。喉间白龙挂,宛若瀑布直。

此图传李神,即呼朱亦得。急还其家儿,置汝高斋壁。

南北分携是此筵,君游紫闼我苍烟。不知后夜芜城月,几向仙人掌上悬。

壮年不觉登三纪,正月如今过一旬。

人寿短长难定准,春期九十更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