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朗读

城南健儿亦英锐,恶若哮虎何崎崟?昨日送船多战死,兴言讨贼亦寒心。

刘鹗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朗读

古诗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相关作品

鸣雁为离群,馀哀度水云。那知故乡夜,亦似客中闻。

夜雨长沙郭,馀阴被湘洲。揽衣趋朝津,朋好方维舟。

微飙飒以生,澹荡向中流。初日忽东上,连山正西浮。

倦客鞭催急,龙泉一解鞍。在家贫亦好,行路古来难。

寺古松杉老,山空水石寒。万松亭废久,重拂短碑看。

得谢殊狂客,无言愧净名。心观潭月白,梵听海潮声。

晓色开华顶,秋晖照赤城。公诗播人口,冰玉未为清。

山中有人别东越,千丈悬愁绿玉发。朝披笠泽云,夜卧松陵月。

吴江净如匹练明,一片桃花卷春雪。飘飖白鹤氅,独立包山阳。

起来蛛网罥茅檐,脱叶飞飞却倒粘。

十月风光成妩媚,一林霜气自深严。

郭门高竟负恩私,楼上先将一矢遗。余骨焚时烦乐器,果然终始不相离。

江山如画四时春,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