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朗读

东村丧牛不满百,西村丧牛百有馀。牛尽田荒民困苦,争趋刀剑去犁锄。

刘鹗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朗读

古诗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相关作品

望月忆披襟,长溪柳半阴。高斋初酿酒,孤棹远携琴。

犬吠秋山迥,鸡鸣晓树深。开门更欹枕,谁识野人心。

壮夫满路暗吞声,缧系如猴伺发兵。弃甲于思监众役,挟辀走卒叹孤行。

郊游俊物栖豚栅,市远樵翁怯雉城。惟有捧舆诸髦士,纷纷献策议纵横。

平生厌见花时节。惟只爱、梅花发。破寒迎腊吐幽姿,占断一番清绝。照溪印月,带烟和雨,傍竹仍藏雪。

松煤淡出宜孤洁。最嫌把、铅华说暗香销尽欲飘零,须得笛声呜咽。这些风味,自家领略,莫与傍人说。

橘生湘水侧。

菲陋人莫传。

绿阴芳草思凄凄,六宫传蜡煖烟迷。沙堤不种隋家树,谁忆曲中乌夜啼。

陋巷频烦枉刺笺,入门风格故翩然。云衢继美看诸父,璧水蜚英及壮年。

师友尽观南国士,平安时报上江船。清秋桂子金陵月,还比长安一样圆。

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宫省旧推皇甫谧,

寺曹今得夏侯婴。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黛色如回日,烟光尽带霞。不知挥洒意,沉醉綵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