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朗读

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

刘鹗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朗读

古诗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相关作品

突兀招提枕古城,夜深钟磬寂无声。

坐驰灯火笙歌地,知有何人一点明。

去年今日早朝班,天际旌旒万国欢。长乐鼓钟沈豹尾,鼎湖弓剑渺龙髯。

星明玉仗残镫灺,露浥灵旗故殿寒。独有瀛台新草色,东风犹得几回看。

绿涨空中幄,黄铺地上云。

风条钩过轿,雨穟没行人。

百瓮山家酒,恒供野客过。兴来还倒屐,醉后即长歌。

林鹤窥人下,山云入户多。别离成累月,五柳复如何。

窗间雨打泪新斑,破处风来叫得酸。

若是诗人都富贵,遣谁忍饿遣谁寒。

平生四海秦少仪,造化小儿何苦之。端能浸假求鸮炙,定不泣涕眠牛衣。

问梦是想理既剖,杯中有蛇心不疑。何时过我举玉趾,不用门生并二儿。

戚戚去乡里,遥遥上塞垣。秦城百战地,汉垒万年屯。

牧马逢秋下,乘墉彻夜奔。从来边戍苦,不敢怨中原。

四岸出前江,开帆破洪浪。何必春水船,而后始天上。

一家五年别,万里远来访。自闻橹声近,延首日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