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二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二朗读

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朗读

古诗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二相关作品

浅梢疏节任萧郎,正向祁寒敌晓霜。

清兴未穷僧已老,自遗山色与溪光。

荆卿原不识燕丹,秪为田光一死难。慷慨悲歌惟击筑,萧萧易水至今寒。

南渡六十载,况谈元祐时。故家垂欲尽,遗事莽难知。

文字既多舛,传闻宁破疑。唯公有源委,万折必东之。

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

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瑞满长空,见彤云密布,琼花飘雪。坛上炉烟,馥馥沉檀和屑。

风里宝幡双结。瞻缥缈、霓旌素节。导引皓鹤千群,遥下玉楼银阙。

纯孝渊渊许子将,身迁父柩脱烟炀。遂登龙虎黄金榜,便绾鹓鸾紫荷囊。

山水窟中民讼简,弦歌声里昼阴长。圣朝南面求贤切,伫见才名上庙堂。

今之瓦亭古萧关,陇山丛错高插天。迤北直趋朔方郡,汉唐师出由其间。

迤南六盘势尤雄,卓然踞地朝群峰。俯窥金城扼天水,矫若八翼排长风。

西风细逐桂枝生,秋月圆从屋角明。欢伯向人端有意,素娥于客亦多情。

试吟飞鹊南枝句,更听春蚕食叶声。从此涂山添胜事,四翁相遇四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