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朗读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

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朗读

古诗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相关作品

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

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

石州古名郡,一日化为灰。敌骑岂飞到,城门不战开。

腐儒终误国,盛世自多才。好用廉颇辈,空谈何补哉。

短棹泊新城,江宽风易生。

帆随潮共上,烟接岸俱平。

杨鍊师,爱神仙,乃在碧海之东偏。仙人魏伯阳,丹成上青天。

灵符玉文洞玄玄,鍊师得之宝其传,凝神专气合自然。

地僻烟霞古,心閒岁月长。道人谈白石,孺子歌沧浪。

洗竹惊猿鹤,惜花胜稻粱。太平天子德,稽首望宸光。

黄侯阅世如传邮,自言何预风马牛。

草经不下天禄阁,诗入鸡林海上州。

计偕当日此攀跻,曾有狂词岭上题。治策山河成漫语,千峰秋色夕阳西。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

清芬醒耳目,余气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