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池送朱二

高阳池送朱二朗读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当年襄阳雄盛时期,镇守襄阳的山间经常在习家池醉饮。

相随而来的钓女,来到池边,竞相窥视她们自己妆扮过的映在池中的倩影。

清波荡漾荷花盛开,依依垂柳映绿了水岸。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参参:草木茂盛;细长的样子。

往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人物也不似当年,四望习池已变得一派荒凉,人迹稀少。

往日意气风发豪华风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见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湿着游人的衣服。

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一直到红日渐斜,远行人才上马而去,此情此景见之无不令人感叹此地的荒凉。

诚恳而来是为寻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归去,做一个赤松仙子隐逸罢了。松子: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神农时为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松子家”,指学仙求道雨师。的隐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隐居处。

注释

高阳池:即习家池。

朱二:孟浩然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高阳池送朱二鉴赏和赏析

  此诗写了习家池往日的绮丽繁华,与眼前的空寂冷落,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实是浩然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写意。此诗当作于他的晚年,诗中也可见浩然仕途彻底无望之后,真正归隐的决绝之心。同时从诗中也为读者流露了如下信息:晋代的襄阳其雄盛和繁华是胜于盛唐之初的;另外就习家池而言其荒凉和破败,远非近代之事,而是唐已如斯了。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朗读

古诗高阳池送朱二相关作品

青鸟能无信,黄骢自蹋春。银栊温绣被,珠馆屑香尘。

低黛频羞镜,飞红欲坠人。回头见华月,华月更鲜新。

出关寒色尽,云梦草生新。雁背岳阳雨,客行江上春。

遥程随水阔,枉路倒帆频。夕照临孤馆,朝霞发广津。

结构因坟籍,檐前竹未生。涂油窗日早,阅椠幌风轻。

息架蛩惊客,垂灯雨过城。已应穷古史,师律孰齐名。

道原出于一,秩祀安有二。作俑唐开元,损益端有俟。

杨马彼何人,周程列其次。论议轻一时,典祀误来世。

层阴霭已布,小雨时漂洒。独卧一窗间,有怀无与写。

高居生远兴,春物弥平野。虑旷景方融,事远情无舍。

稍欣入林深,已觉烦虑屏。霜果垂秋山,归禽度岚岭。

纷纷叶易积,漠漠云欲盛。涧户寂无人,松萝窅然暝。

台莱秀色庇斯民,海国能敷十月春。谁记圣门功第一,圣门先已画麒麟。

南风吹露畦,苦菜日夜花。

同荣有蔓草,托质多长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