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相思

清江引·相思朗读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译文和注释

译文

相思就像欠人债的债主,每日天都去逼迫催促。经常担负着一担忧愁的债务,却抵不了三分利,这本帐只有见到他时才算得。

注释

清江引:俗称(江儿水),也偶称(岷江绿)或(临江仙),本为元代小令,至今尚不见元代之前对此词牌的有关著录。“南曲并收入仙吕宫与双调;北曲属双调。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共五句。可单用作散曲小令。

少债的:欠债的。

一担愁:形容愁思沉重,一担:元时市语,形容重。

准不了:折不了,抵不得。

清江引·相思鉴赏和赏析

  相思和借债给别人有一定的相似点,即都是出本钱的一方,共同点都是需要对方偿还,如果不偿还则一定不断地追.如果不追到手这赔就太大了,有时是本利全无。但放债的人目的就是追求利润,追求三分利,而相思的则只要把对方追求到自己手里则万事大吉,则是高傲的胜利者,根本就不计较利钱,我们理解这些之后在分析这篇小令就很容易了。

  “相思有如少债的”这句活的关键是“少债”二字,即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谁少谁的债,谁是追债的人,这确实需要思索一下方可以理清。如果从付出的角度来看,当然相思者本人是债权主体,以下的抒情都是她的内心活动二“每日相催逼。”每口都催逼对方还债,实际是每天都在催促对方表态,催促对方赶快答应自己的求爱。“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两句也极其形象生动,是相思的女子经常担负着相思的忧愁和讨不同债务的双重忧愁,这忧愁是极其沉重而难以担负的,而且更是不能指望三分利了二因为相思本来是自发的,对方是否知道都不敢完全确定,故利钱就更不敢指颦丁:最后一句点出这种债务丫断的的方式就是“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要求实在是太低了,见而时才能计算本钱,人家还不还还不好蜕,如果偿还算是要同了本饯,利息就不计较了。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何况这通篇都是比兴,能够对应如此明白就已经很精彩了。“常挑着一担愁”,把无形化为有形,抽象化为具体,生动地表现出相思之深重,显示出很高的想象力和语言表现能力。

徐再思简介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

徐再思朗读

古诗清江引·相思相关作品

沙畔石纵横,回流向玉京。

游人望远至,高阁几年成。

得鱼休向莲茎啄,恐涴莲房带蒂腥。犹胜羽毛或遗落,著人冠上得人惊。

贵者多骄士,古然宁迩来。惟公独超俗,片善靡遗才。

誉已满台阁,勤方散草莱。深知桃李径,不为看花栽。

守株林。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舞胎仙论浅深。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已通玄妙,得步琼林。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毂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

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不道山人今忽去,晓猿啼处月茫茫。

江州司马旧知音,流落江湖感更深。万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

直到桑乾北,逢君夜不眠。上楼腰脚健,怀土眼睛穿。

斗柄寒垂地,河流冻彻天。羁魂泣相向,何事有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