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挽歌辞·其三

拟挽歌辞·其三朗读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译文和注释

译文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注释

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寒霜,浓霜。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嶕(jiāo)峣(yáo):高耸的样子。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幽室:指墓穴。

朝(zhāo):早晨,天亮。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

向:先时,刚才。

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托体:寄身。山阿(ē):山陵。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

创作背景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而这一组自挽的《拟挽歌辞三首》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98-601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朗读

古诗拟挽歌辞·其三相关作品

朝渡雅隆江,浮梁乃舟造。山谷为我庐,又入西南奥。

深林蔽天日,人迹真罕到。凛冽刺毛骨,猬缩马牛踔。

海隅有乔木,枝叶多离披。庇荫数亩地,郁郁凌云霓。

岁久渐生蠹,蠹盛木乃衰。朝蠹食其叶,暮蠹食其枝。

馀灯深夜不成辉,片片寒风透纸帷。三径菊松新月照,五湖书信故人遗。

病多语拙交应少,老去年残梦已稀。自是倦游无一事,柴门不掩有云归。

曾说玉容倾国。堪惜。照水艳毛施。清标原不藉胭脂。

为想出尘姿。

问年逢六六,逆旅自茕茕。白发须臾事,黄金乌有生。

据鞍宁待试,邀笛不辞行。愁绝今宵月,重圆蓟北城。

甲寅元日雨不食,庚午正元食稍微。称贺先朝无抗表,省躬今圣有垂衣。

金轮万象光旋复,玉佩千官护却归。拱极葵心应稍慰,当尊柏酒莫教违。

屹屹中流开梵宇,盈盈一水隔人间。骊龙去矣珠仍在,冈象求之意自閒。

云气抹成秋色淡,渔船争趁晚潮还。何为身堕尘中老,不共禅栖海上山。

空闻二老访梅年,洞掩梅荒事渺然。廿载画图堪再展,一家诗学更谁先。

沧桑蚤逝成高躅,羁旅长贫信独贤。莫道湖山终寂寞,遗民满卷足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