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钱塘怀古

清江引·钱塘怀古朗读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译文和注释

译文

群山脚下钱塘江水滚滚,绵延远去的江水仿有说不尽的凄凉。江流满载古今愁绪,山中的雨犹如为国家的衰亡流的泪。江面的沙鸥仿似在嘲笑世人碌碌不得闲。

注释

吴山越山: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南钱塘江北岸。越山,指浙江绍兴以北钱塘江南岸的山。此指江浙一带的山。

江流今古愁: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山雨兴亡泪:意谓山中的雨犹如为国家的衰亡流的泪。兴亡:复词偏义,偏指“亡”。

闲未得:即不得闲。

清江引·钱塘怀古鉴赏和赏析

  古人习以钱塘江北岸山称吴山,南岸山称越山,这是因为钱塘江曾为春秋时吴、越两国国界的缘故。元曲家汪元亨即有“怕青山两岸分吴越”(《醉太平·警世》)语。

  此曲起首即以吴山越山对举,点出“山下水”即钱塘江的咏写对象,而着一“总是凄凉意”的断语。一个“总”字,将“吴”、“越”、“山”、“水”尽行包括,且含有不分时间、无一例外的意味,已为题面的“怀古”蓄势。不直言“钱塘江水”而以“吴山越山山下水”的回互句式出之,也见出了钱塘江夹岸青山、山水萦回的态势。三、四句以工整的对仗,分别从水、山的两个角度写足“凄凉意”。江为动景,亘古长流,故着重从时间上表现所谓的“今古愁”。山为静物,也是历史忠实、可靠的见证,故着重从性质表述,所谓“兴亡泪”。以“雨”字作动词,不仅使凝练的对句增添了新警的韵味,还表明了“泪”的众多,也即是兴亡的纷纭。作者不详述怀古的内容,而全以沉郁浑融的感想代表,显示了在钱塘江浩渺山水中的苍茫心绪。

  大处着笔,大言炎炎,一般都较难收束,本篇的结尾却有举重若轻之妙。“沙鸥”是钱塘江上的本地风光,又是闲逸自得和不存机心的象征。“沙鸥笑人闲未得”,“闲”字可同“今古”、“兴亡”对读,说明尽管历史活动不过是“凄凉意”的重复,但人们还是机心不泯、执迷不悟,大至江山社稷,小至功名利禄,争攘不已;又可与“今古愁”、“兴亡泪”对勘,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怀古伤昔举动的自嘲。此外,从意象上说,“沙鸥笑人”,也正是江面凄凉景象的一种示现。作者对人世的百感交集,终究集聚到这一句上,自然就语重心长,足耐寻味了。

  这支小令怀古伤今,把深沉的兴亡之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国家兴亡,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物是人非,而山水如故。在千古不变的山山水水中,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感,引发人的感慨和感伤。末句“沙鸥笑人闲未得”,用拟人手法,看似轻松诙谐,含义却颇为丰富,别具深意。自然界的生物是那样悠然自得,而人世间则充满忙碌、竞争、劳顿,最终,一切的一切都将归于历史的陈迹。

任昱简介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 ...

任昱朗读

古诗清江引·钱塘怀古相关作品

毵毵柳色绿垂齐,草引青天去自迷。

人说春园有寻路,我嗟荒径正行泥。

车如流水下平皋,骏马蹄轻未觉劳。犹管送迎堤畔柳,临风疏影弄萧骚。

咫尺登临路未通,百年能几啸歌同。兴犹未败催租雨,病忽先惊落帽风。

怅望祗应惭地主,遭逢何故怨天公。定知不负青山约,黄菊秋深正满丛。

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

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

五夜雪霜清沴气,三阳玉烛照芳春。愿闻驯象来林邑,复睹封牛至罽宾。

川后山祗争效职,淮夷海獠悉归臣。君王垂拱明光殿,圣敬如汤日日新。

千玑万绯照庭除,细雨斜风拂座隅。

莫道长安贫似磬,缘阶绕砌尽真珠。

清思临池白昼长,金笺挥洒染龙香。侍臣得赐琳琅字,奕世相传被宠光。

滕王阁下路,徐孺宅边船。梦到犹疑阱,别来真是仙。

啖齑聊逐伴,负弩独归虔。不讶冰衙冷,还留一半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