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朗读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注释

从弟:堂弟。斋:书房。山阴:今浙江绍兴。崔少府:即崔国辅,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授职山阴(浙江绍兴)县尉。少府,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次于县令。唐代科第出身的士子也任其职。

帷:帘幕,一作“帐”。

澹(dàn):水缓缓地流。

演漾:水流摇荡。

冉(rǎn)冉:渐渐。一作“荏苒”,指时间的推移。几盈虚:月亮圆缺反复多次。

澄澄:清亮透明,指月色。

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越吟:楚国庄舄(xì)唱越歌以寄托乡思。这是以越切山阴,意谓想必在越中苦吟诗篇。

共:一作“其”。如何:一作“何如”。

吹:一作“出”。兰杜:兰花和杜若,都是香草。兰,一作“芳”。

参考资料:

1、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6-27

2、沙灵娜 何年.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28-29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鉴赏和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玩月”。诗人与堂弟高卧南斋时,月亮刚刚出来。渐渐地升高之后,清辉遍洒水上、树木上,倾泻在窗户上。这两句写月光很有特色,尤其是一个“澹”字、一个“演漾”,逼真地说出了月光照地时人对月光的感觉。

  诗人没有停留在对月色的描摹上,而是宕开一笔,写对月亮的思考:亘古以来,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可是人呢?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人都看着月亮。月光依然,而人生不常啊。

  继而诗人悬想朋友崔少府也必定在这清月之下、清江之畔吟诗。诗人与朋友虽相隔千里,但同在望月。诗的最后一句“微风吹兰杜”最有意味:不说对朋友思念,而写兰杜之芳,那么,这兰杜之芳能吹到朋友那里去吗?朋友知道我在思念他吗?

  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朗读

古诗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相关作品

户诵家弦孰主持,为民父母更为师。洛川从昔多名宿,闽海于今广教思。

所愿淳风蒸近古,频将化雨溥无私。孝经亲写河间字,书院勤颂宋代规。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煌煌新城公,蔚为诗人宗。维时要路人,称觞宏阁中。

有人持金笺,请诗铭其功。屈笔媚权贵,夫岂君子风。

暮年台笠代羸骖,信步篱东过舍南。

稍喜农家行食麦,径催园户去移酣。

一枝寒艳照窗明。仙梦冷瑶京。清尊夜雪,笼香纸帐,叠鼓春城。

屏山写得疏疏影,愁思接丹青。零陵旧事,梅潭素萼,水面轻盈。

双眼平生隘八垓,江东法社半蒿莱。波光清泛耶溪曲,山色奇争委宛开。

钟自万松阴里出,人随一雁影边来。须知水乳相投合,缒石磨砖挽不回。

瀰茫徼外辟穷途,飞渡横洋计不迂。瀇瀁自来瓯脱地,屏藩藉此弹丸区。

灵槎好系扶桑木,赤石谁传瀛海图。千树刺桐红似火,锦官直欲拟成都。

息机应免致鸥猜,请为诗中图画来。好趁江山寻胜景,懒于街市蹋尘埃。

衰容自觉宜閒坐,怀抱何时得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