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令仪诲人

于令仪诲人朗读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译文和注释

译文

  魏国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

注释

市井人:做生意的人,市井:经商。

长(zhǎng)厚:品行敦厚(厚:宽厚)。

盗:贼。

乃:原来。

素:向来。

邪:同“耶”,表疑问、反问语气。

十千:指十贯铜钱。

去:离开,使去:拿走。

延:聘请。掖:教育。

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足:足够。

卒:最后,最终。

物:人。

既:已经。

忤(wǔ)物:做事情违背天理和人情。忤:违反、抵触的意思。

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错事。即为人谨慎小心。

诘:追问。

负:背。

颇:很

掖:教育

于令仪诲人鉴赏和赏析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王辟之简介

王辟之(1031—?),字圣涂,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他担任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 ...

王辟之朗读
王辟之的诗(收录1篇古诗)

古诗于令仪诲人相关作品

几年流滞客京师,每忆江边话别离。落魄已甘心似铁,蹉跎无奈鬓成丝。

草玄思苦无人问,弹铗歌长只自悲。满目塞云飞去尽,倚筇独立更多时。

灵风缥缈竹花飞,怪石参差树影齐。壶里有天藏日月,杯中无海饮虹蜺。

松生太古鹤应识,路入白云山尽低。万里黄尘一回首,微茫烟水意悽迷。

十年使节一身轻,朔吹重催万里行。何日中华相司马,几人碧海掣长鲸。

堤防自尽累臣力,功栗还劳史氏评。回首南云天似画,梦魂飞过受降城。

受风因下上,裔水自差池。日渚留形薄,春洲递语卑。

处堂恋主德,渡海赴鹏期。漫有深林在,无心借一枝。

饯岁望湖楼,举杯相对酬。寒林人外静,古塔望中收。

痛饮宁辞醉,浮生一梦休。他时忆此会,滋味在心头。

十里波光四面开,清秋铜鼓接蓬莱。嵩云自昔钟申甫,奇甸于今产异才。

浮云三十六年空,罔极王通涕泪中。犹忆低眉亲说与,一生快事又空同。

短艇横烟渚。梦惊回、凄凉尚记,绿蓑鸣雨。拍塞愁怀人不解,只有黄鹂能语。复拟待、乘槎重去。无奈东君刚留客,张碧油、缓按香红舞。生怕我,顿遐举。
故溪冉冉春光度。想晚来、杨花云际,白苹无数。竹里樵青应是怪,目断鸣榔去路。料为我、羞烦鳞羽。好趁小蛮针线在,按纶巾、归唤松江渡。重系缆,醉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