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三首·其一

华清宫三首·其一朗读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译文和注释

译文

盘旋的山中小道杂草丛生,再也没有当年皇帝来时御辇上鸾铃的鸣响。被高入云端的树木笼罩起来的皇宫依然一片碧绿,但寒气袭人。

多情明月, 自去自来。玉阑纵存, 已经无人玩赏。

注释

回磴(dènɡ):盘旋的登山石径。

鸣鸾(luán):即鸣銮。銮声似鸾鸟之鸣,因称。

阑(lán)干:栏杆。

华清宫三首·其一鉴赏和赏析

  写天宝之乱以后华清宫的荒凉景色,而其作意则在于缅怀唐帝国先朝的隆盛,感叹现在的衰败,有很浓重的感伤情绪。

  前一首起句写骊山磴道。用石头修得非常工致整齐的回环磴道,也就是当日皇帝来时乘坐御辇经过的地方。御辇既不重来,辇上鸾铃的鸣声也就绝响了。鸣鸾既经绝响,磴道自然也就荒草丛生。次句写山中宫殿。皇帝不来,宫殿当然空着。树木长得更高了,高入云端,故称“云树”,更茂密了,故曰“深深”。被这深深云树包围起来的皇宫,虽然在花卉林木掩映之下,依然呈现一片碧绿,也许还更碧绿了,但由于空着,就充满了寒冷的气氛。只这一“寒”字,就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后半转入夜景,写人事更变之后,多情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空山寒殿,已经无人玩赏。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天宝十载(751)七月七日夜半在骊山盟誓,“愿世世为夫妇”。诗人想象他们一定也曾如同元稹在《连昌宫词》中所写的“上皇(玄宗)正在望仙楼,太真(杨妃)同凭阑干立”一样,在月光之下,共倚玉石阑干,但现在却只余明月,自去自来,而先帝贵妃,俱归寂寞,玉阑纵存,却更无人倚了。

崔橹简介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崔橹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

崔橹朗读

古诗华清宫三首·其一相关作品

病多慵引架书看,老去悲秋强自宽。

文轨尽同尧历象,蛮方今有汉衣冠。

十年避迹此求安,今日秋山海上看。舟路不停寒树色,客心犹恋旧渔竿。

人当渐老愁先易,地是曾游别更难。莫笑雁声南北入,此身常带远游冠。

何永沂

CD低唱渐情浓,婉转何堪昨夜风。此曲只应天上有?百年一遇恨匆匆。

元社丘墟已百年,梵王宫殿景依然。层层古铁山头塔,滴滴真珠涧底泉。

僧老犹能谈往事,予来不是爱逃禅。填胸俗虑无由遣,借得云窝一夜眠。

倚剑且勿叹,听我《行路难》。

世途反覆多波澜,焦原九折未为艰。

深院回飙堕地轻,凌空铁骑忽纵横。剧知虚喝真无赖,何事交驰太不情。

此日君书劳置驿,谁家小妇正鸣筝。春宵梦醒三更后,愁听风檐蹴踏声。

清斋饭罢暮钟时,塔里传灯树影稀。僧在上方秋寂寂,月生东海夜迟迟。

风幡著相心先动,明镜非台性自知。却笑黄梅留偈别,三更衣钵使人疑。

希韦子,自说平生住旴里。长身如鹤在鸡群,丰颔脩髯两颧起。

苍然神观九旬馀,老眼虽明不读书。平生作赋擅今古,勇猎阵马飞天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