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玄武陂作诗

于玄武陂作诗朗读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乘渚望长洲,群鸟讙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好兄弟几个一块出来,把车子赶到西城门外。

广阔的田野已被开垦,无数的水渠成队成排。

谷子和高粱多么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气派。

菱角鸡头米盖着绿水,芙蓉的红花笑逐颜开。

柳枝披垂立一道绿墙,轻轻把池子环抱起来。

登上了小渚远望大洲,听一片鸟鸣心头畅快。

浮萍和水藻池中飘满,风吹着它们东倒西歪。

观此景叫人闲适无愁,长久的美情难以忘怀。

注释

玄武陂(bēi):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了训练水师,在邺城西南开辟玄武池。陂,堤岸。

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

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郁郁:茂密的样子。

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悲声:动听的响声。

菱芡(qiàn):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

芙蓉:荷花。丹荣:红花。

荫:树荫。

乘:登上。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洲:水中的陆地。

讙(huān):喧哗。

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泛滥:广阔的样子。一作滥泛。

澹(dàn)澹:水波摇动的样子。倾:倒。

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

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参考资料:

1、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33

2、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68-70

创作背景

  曹丕的游宴诗多作于建安时期。当时他既是五官中郎将,又是曹操长子,建安二十二年之后又成为魏太子,大部分时间都过着悠游自得的公子生活。这时期的诗,在极写游宴盛况及欢娱场面之后,往往也会归结到生命的感慨。《于玄武陂作》就是这时期所作的这一类诗。

参考资料:

1、张平.曹操是建安风骨的开创与倡导者.今日湖北旬刊,2014(4).

于玄武陂作诗鉴赏和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写景之作。此诗用直叙的方法,写诗人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两句点明出城行游一事和行游的地点。人在野外观赏景物时,一般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两句写在邺城西面宏观看到野外宽广开阔的田地和纵横交织的河渠。接下去,从宏观到微观。“黍稷何郁郁”一句由“野田广开辟”一句而来,写田野里庄稼茂盛。“流波激悲声”一句由“川渠互相经”一句而来,写流水发出动听的声响。“菱芡覆绿水”以下八句,由写田野、河渠转向写玄武池的各种景物:菱芡、荷花、垂柳、萍藻,叶绿花红,枝繁叶茂;池中绿水随风动荡,长洲上的群鸟在欢快歌唱。在诗人笔下,玄武池之美景令人神往:田野广阔,庄稼茂盛;池水交错,波涛汹涌;绿水红花,柳荫照水;萍藻泛滥,众鸟喧哗。形象鲜明,有声有色,生动具体,写出了玄武池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如此之美景,足以使人忘记忧伤,沉浸在欢畅之中。最后“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两句,由景及情,自然地收束了全诗。

  此诗虽属游宴诗,但同建安时期的其他游宴诗相比,却有不同。它没有涉及宴乐,而是用自然的语言集中描写田园景物,具有后来田园诗的意味。

曹丕简介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

曹丕朗读

古诗于玄武陂作诗相关作品

东风作阵,飏晶笼百盏,玲珑低亚。浅倚纱屏和笑指,此是前朝㧬画。

有蝶皆飞,无花不笑,翻觉丹青假。何须周昉,搓酥滴粉描写。

残岁每添怀抱恶,北风弄雪晚冥冥。捐书未必遂闻道,厌世何为空养形。

歌哭圣狂喧海市,酣嬉醉梦秘云屏。人间正有沉迷药,莫信灵均说独醒。

西风吹酒面,楼阁近重阳。悔把菊枝插,幡思乡路长。

比来求熟醉,到了减清狂。不是纷华少,纷华我所忘。

岱宗犹有汉云封,瑶草金芝事事空。万树苍茫舟壑里,诸峰迢递碧霞中。

双龙尚见秦关气,疋马频嘶越观峰。自笑登高不能赋,古松苍柏思何穷。

小雨催寒著客袍,草行露宿敢辞劳。

岁饥民食糟糠窄,吏惰官仓鼠雀豪。

泽园霜露晚,孤村烟火微。

本去官道远,自然人迹稀。

锁窗夜永,无聊尽作伤心句。甚近日、带红移眼,梨脸择雨。

春心偿未足,怎忍听、啼血催归杜宇。暮帆挂、沈沈暝色,衮衮长江,流不尽、来无据。

为客京华若转蓬,移家又向玉河东。谩凭白石看新绿,懒著青鞋踏软红。

三月风光浑梦鹿,半生事业尚雕虫。床头旧酝江南物,且约心知一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