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

春残朗读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春天快要过去了,为什么还是会怀念家乡。病中梳头,不快就像头发一样长。

房梁上的燕子每天都在呢语。柔风一吹,满屋都是蔷薇花的香气。

注释

春残:暮春。何事:为什么?

最:癸巳类稿作“发”。

在:历朝名媛诗词作“伴”。梁燕语多:指栖于梁头的燕子不停地喃呢。

蔷薇句:蔷薇花经风一吹,满屋香气。细:轻柔。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不详,从诗意看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写照。从题目《春残》、燕语、蔷薇等可以看出写作时间当在李清照南渡后的某年晚春时节。从苦思乡也可以看出当是李清照寄居于南方某地。那是一个晚春时节,寄居在外,当愁病中的李清照在思乡,落寂中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王璠.李清照研究丛稿[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198.

春残鉴赏和赏析

  当暮春三月春光撩人的时分,一个客居异地、卧病床褥、心绪烦乱的女人,纵使梁间双燕呢呢喃喃唱着悦耳的歌儿,帘外鲜艳的蔷薇藉着微风送进阵阵的幽香,在她苦思乡的芳心里,匪特不以婉转的燕语为悦耳,馥郁的花香为怡情;反怪燕儿有意撒娇叫个不休,蔷薇故为招展放散芬芳,特意搅扰她的苦恼烦闷心情似的。非但此也,就是个己的蓬松散乱的发髻,由于病中无力,梳整时也怪它太长了呢。象这样表现技术,岂是不懂女人心理的男子和学识不深的女人所能达到的。

  这首诗在李清照雅致、雄浑、怨愤三大类,属于前者。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朗读

古诗春残相关作品

清明时节正秾芳。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东阁摩挲旧雨琴,青山回首又秋深。制中面目今何似,折尽寒灯半夜心。

入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却觅旧游无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

稽山镜水毓诗僧,一让应堪敌四灵。綵笔辉辉扶佛日,紫衣落落验缁星。

天晴蜃气连沧海,夜静鲸音彻洞庭。且咏白云三万顷,绝胜倾耳听风铃。

细叶枝枝翠,娇英朵朵红。爱看房有实,不信色为空。

迎夏葵争发,倾阳意略同。因之思汉武,花满近郊浓。

竹鸡啼处一声声,山雨来时郎欲行。

蜀天恰似离人眼,十日都无一日晴。

青女霜前催得绽。金钿乱散枝头遍。落帽台高开雅宴。芳尊满。挼花吹在流霞面。

桃李三春虽可羡。莺来蝶去芳心乱。争似仙潭秋水岸。香不断。年年自作茱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