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琴诗(并引)

破琴诗(并引)朗读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

”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

”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

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

问之殊,盖不知。

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其画,乃作诗并书所梦其上。

子玉名瑾,善作诗及行草书。

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盖妙绝一时。

仲殊本书生,弃家学佛,通脱无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古诗破琴诗(并引)相关作品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

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

莫讶迩来栽竹。非恋眠前碧绿。惟爱岁寒心,使我自然不俗。不俗。不俗。清静志坚仙福。

疏慵过岁月,万事总无能。闲况如孤鹤,盘飧数野僧。

香因松下食,经借纸黄誊。癖爱峰西好,支筇日日登。

宝犀压帐春风入,渴乌传箭寒澌滴。

砉然推枕起放衙,霜月满庭凫雁集。

貌似桃花鬓似云,销金抹额石榴裙。一派管弦齐上马,手持香瓣礼元君。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门庭接豆根,吟避市尘喧。

每爱诗无敌,应知学有源。

疏剔滩沙水面陂,四边山木雨丝丝。既非朝市非城市,更著交朋来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