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

姑苏台朗读

吴王宴罢歌台晚,斜日清江映阑槛。台上西施醉捧心,江边东越愁尝胆。

鸱夷裹尸去不还,麋鹿散迹游其间。秋深明月照高树,惊乌啼落丹枫寒。

功名独羡陶朱子,一夜扁舟弄云水。

李治简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李治朗读

古诗姑苏台相关作品

南征虽赴辟,其奈负高科。水合湘潭住,山分越国多。
梅花雪共下,文□□相和。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

羲皇岁月葛天民,纪异探奇趣亦真。归去东篱陶处士,不官却自爱搜神。

我生实不辰,降志而辱身。如今好相戒,莫作采薇人。

残樽系马立斜阳,忽送秋声满树凉。花落始知留客久,雨来偏为作诗忙。

山堂竹户寒犹闭,石径苔泥滑不妨。独有园人爱沾洒,不随僮仆问归装。

西风吹梦上高寒,此日心情自鲜欢。樗里秋深荒藓合,碧山吟断夕阳残。

诗传白社人初集,节过黄花兴又阑。迟我新瘥恋衾枕,茱萸羞傍药炉看。

昼掩双铺,春酣半树,停踪海上仙槎。故国回帆,年年梦堕天涯。

金樽一任催檀板,笑依然、处士人家。只新添,上枕潮痕,点鬓霜华。

两肩疏影和烟雨,春光载将多少。负耒携锄,披云带月,竹外斜枝更好。

狂来脱帽。似花底秦宫,愿随花老。曲曲屏山,个人独倚罢香抱。

四十九年贫贱身。何尝妄忆洛阳春。燕支淡扫太轻匀。

无梦邯郸春意浅,清欢为画得相亲。花开将尔作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