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三日钓鱼台作

七月廿三日钓鱼台作朗读

芍药将花失就看,蔽池苇荻一凭阑。亭台历劫犹如旧,松竹寻盟及未寒。

留命自疑关动忍,恋恩无分养衰残。裕陵灵爽榱题在,蓟树东瞻感百端。

陈宝琛简介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朗读

古诗七月廿三日钓鱼台作相关作品

我生懒放世无偶,身即嚣尘志林莽。

寒饥未免困啼号,束带深惭为升斗。

青蔬半亩老生涯,霜鬓萧萧只自嗟。

勋业蹉跎空许国,文词浅俗不名家。

羁旅清江曲,优游大壑前。五年如一瞬,斑鬓映华颠。

古剑潜蛟泣,新雏小凤翾。六朝遗迹泯,又得子山传。

郊墙绕空旷,四野宕游埃。不向西坛静,那看北斗回。

有香皆宝篆,是羽即仙胎。未报歌钟起,天门已自开。

二疏方告老,四皓尽归山。蔼蔼都门别,仍看衣锦还。

霓裳标逸气,丹灶理童颜。一遇真仙侣,群心难可攀。

寻思六十蒿枝拂,如何再得一顿吃。此是临济住后时,黄檗棒头痛的的。

寻思昔日曾行脚,未离南方已先错。此是天平住后时,西院清风顿销铄。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

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三复招隐吟,不知寒夜深。看看西来月,移到青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