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玩花池(在灵岩山)

姑苏杂咏 玩花池(在灵岩山)朗读

桃枝兼杏枝,春色绕宫池。

正爱红繁处,还怜绿净时。

芳香泛幽沚,媚影照清漪。

垂条看妓折,堕萼见鱼吹。

杯涵明月泻,舟逐彩云移。

水流花落尽,君王醉不知。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朗读

古诗姑苏杂咏 玩花池(在灵岩山)相关作品

向夕云霞映,苍茫川渚幽。未辞鹑火月,巳近草虫秋。

徵士黄花径,骚人白芷洲。奈林归卧稳,吾道尔同仇。

归客归何处,应辞虎豹关。不妨过菊节,端爱近云山。

开卷浑真乐,谈天少汗颜。几时寻钓伴,为报海鸥还。

试脱中单肌起粟,俄生点隐状如沙。

绝怜病叟鷄皮皱,难借灵妃鸟爪爬。

面骨峥嵘鬓雪新,承平版籍有遗民。

心虽愿继无传学,力不能支已废身。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无语泪凝眸。临别空斟酒满瓯。门外玉骢嘶渐紧,难留。

一带青山夕照收。

吏人家住吴淞上,不着羊裘只着蓑。红蓼白蘋随处泊,清风明月任情歌。

郁林有石家声旧,甫里无官野兴多。昨夜秋风吹客梦,问君鲈鲙味如何。

谓语巴东人,世世当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