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夜宴行

李王夜宴行朗读

玉漏沈沈寒夜永,瑶阶月转梧桐影。重门深锁寂无人,醉倚银屏呼不醒。

茜裙六幅拖朝霞,飞云髻稳盘双雅。一生偏得君王意,笑酬新宠弹琵琶。

娇小不禁弦索滑,肠欲断时轻一抹。半遮粉面回春波,等閒忘却龙香拨。

欢娱未毕北兵来,三十六宫如死灰。茅茨老死定谁问?纷纷哀乐长相催。

杨奂简介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杨奂朗读

古诗李王夜宴行相关作品

绿杨外,瓢笠萧萧,唤渡春江尾。想此情犹恋,斋厨樱笋,山园桃李。

向津楼斜倚。隔花鞭影回头指。隐隐见,四百八十,南朝烟寺。

青羊宫观郁崔嵬,远忆函关紫气来。雪岭地应通阆苑,锦城江自绕蓬莱。

万竿脩竹生玄圃,三秀仙芝长石苔。千古谁能识玄牝,只疑虚谷有风雷。

忽闻胡骑渡河水,月魄夜胁阴貂寒。

独侍金舆立城肚,龙蛇不展绕旗竿。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天闲谁省识真龙,金粟堆前草色空。忽见画图疑是梦,东华驰道麝香骢。

赣江当日血成川,谁肯身驰不测渊。

尺檄约降诸峒静,单车禽畔一城全。

叹尔词林客,如何在塞门。蹉跎头渐白,慷慨气犹存。

把剑论时事,吹灯照泪痕。金鸡闻欲赦,早晚沐天恩。

雨声才歇雪漫漫,深恐梅花不耐寒。

破晓踏泥来问讯,细看枝上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