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首 其十八

颂古二十首 其十八朗读

钟楼上念赞,床脚下种菜。猛虎当路蹲,时人俱不会。

黄檗花开自有时,明州有个憨布袋。

释了一简介

释了一(一○九二~一一五五),号照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年十四于大云寺出家。年十六,从广寿梵光法师习天台教。后师从妙湛思慧禅师。游方遍谒耆宿。后住石泉寺,改圣泉寺,又被知福州叶梦得迎至黄檗道场。继归卧雪峰故庐。又出住云门,迁法石,返西湖雪峰庵。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诏住径山能仁禅院,次年卒,年六十四。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径山照堂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

释了一朗读

古诗颂古二十首 其十八相关作品

归计休论负郭田,险途曾讶璧能全。故人今雨非他客,吾道沧洲共此年。

秋兴剩添三径菊,春潮不到五湖船。凭君再拟相寻地,数点閒鸥野水边。

郭外山头似敔形,苍苍不改四时青。若为乐器声惟止,适类吾生用未经。

去去渊明归故里,休休表圣作新亭。地灵乃得生人杰,要怪山灵不效灵。

玉汝于成岂谢难,迩来稍喜得闲宽。风仪洒落如道韫,词笔温柔同易安。

说项几曾遗后辈,诛邪真不负儒冠。从心所欲过七十,苍狗白衣还静看。

百丈丹梯向晚登,将台高处碧云层。旌旗照水閒相对,睥睨凌霄醉一凭。

天外忽闻归树鸟,月中遥见入山僧。深怜散帙投壶地,夜榻秋杉白露凝。

细听村农说。太平年、五风三雨,滋麻润葛。不料江南今岁旱,占应昨冬无雪。

渐列畈、秧拳黄发。拭破双眸云阵断,却朝看赤日宵看月。

小阮匆匆去入朝,阿瑛话旧最魂销。早知万事皆前定,秋雨横街说鬼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披褐便归休,登临底用愁。楼空偏爱月,山瘦不胜秋。

二水城根合,孤云天际浮。倚阑千古意,鸿影去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