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儿 其一 题聊斋志异

一半儿 其一 题聊斋志异朗读

凉镫颤雨梦回时。姑妄言之妄听之。纸上墨花浓欲飞。

境迷离。一半儿狐仙一半儿鬼。

易顺鼎简介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易顺鼎朗读

古诗一半儿 其一 题聊斋志异相关作品

瑶笙吹罢。月满仙台下。歌扇半欹羞澹冶。一点芳尘不惹。

临溪更洗残妆。低回玉洞舂光。换却当时脂脸,从教恼杀刘郎。

遗恨行舟阻太行,难堪此日又潇湘。安东未遂怜温峤,《党锢》无名耻范滂。

万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为郎。萧骚短鬓经秋日,雁杳江城忆故乡。

鹓班新谒紫宸回,鱼佩初迎幕府开。百里故乡同昼锦,一年和气自春台。

甘棠政美无留颂,泮水功成有异才。他日听传公不老,定知曾见武夷来。

昨夜蛾眉初见。西院。斜照碧阑干。杏花刚喜试春寒。

纤影耐寻看。

伥伥暗数少时年,陈迹关心自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

夜久景逾清,行吟到小亭。梨花带明月,银汉淡疏星。

渡水渔歌远,巡山鬼火青。此时尘虑息,豁若醉初醒。

闻君家有风林石,镌刻无痕画无迹。

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

吾衰端不为蛾眉,不假霜铅补漏卮。无恙感君频寄语,不龟愧我未逢医。

命穷渐退星临木,书误无凭病发梨。康济自身犹未辨,敢将苏息问民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