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大全

多人讲述感染新冠后的故事(感染新冠的经历和感受)更新时间:2022-12-28 11:36:50

多人讲述感染新冠后的故事(感染新冠的经历和感受)


本文共19646个字,通过南京廖华老师整理编辑发布时间时间:2022-12-28 11:36:50, 本文多人讲述感染新冠后的故事(感染新冠的经历和感受)网址:http://china-audit.com/bk/96.html,如有问题请联系联系廖华老师:QQ:779662525

高龄夫妇感染后居家自愈,拒绝亲属陪护
感染者:梁先生夫妇,年龄分别为83岁、77岁
感染时间:2022年12月初
所在地:河北保定
讲述人:感染者外孙女
12月3日,我姥姥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这几天不过来看娃娃了,好像感冒了。同一天,我又收到了家里其他人抗原阳性的消息。最近几天家里从老到小都不带口罩相互接触过,我怀疑我姥姥感染了新冠,就嘱咐她吃感冒药,又让她做了抗原,果然是阳性。
和我姥姥一起感染的还有我姥爷,我姥爷今年83岁,姥姥77岁。两人都有基础病,姥爷身体不是很好,有肺栓塞,做过结肠切除术,姥姥有糖尿病。
感染新冠后,姥姥和姥爷的症状很轻,主要表现是乏力、咳嗽、流鼻涕、头皮发紧、轻微畏寒,并没有胸闷气短的表现,因为症状很轻又没有高热,就没去医院。
他们吃的是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冲剂,大概在5天后就转阴了。两人都接种了三针疫苗,我觉得他们症状较轻和接种三针疫苗有很大关系。
姥姥和姥爷一直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自从阳性之后就没再和外人接触,连小狗没狗粮了都是让家里人放在门口。因为症状比较轻,他们拒绝家里人陪护。两个人转阴后我们去探望,因为刚刚痊愈,他们仍然会感觉到疲劳,但食欲、睡眠、大小便并没有受到影响,目前也没有后遗症。
我们是个大家庭,除了姥姥姥爷被感染了,家里还有9个成年人也被感染了。最严重的是我妹妹,她今年24岁,烧了36个小时,体温最高烧到39.5度,布洛芬基本每12小时吃一次。除了大人,家里三个小孩也被感染了,最小的是我侄女两岁半。我女儿的症状是全家人里最早出现的,最初是吐了一次,但谁也没在意,后面就出现高烧不退、反复高烧的情况,她发烧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还没有症状。
家里人共同的症状就是第一天低烧头痛,浑身酸痛,没有食欲。第二天仍然会低烧头痛,但有好转。第三天浑身酸痛,食欲不振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有乏力嗜睡,咳嗽痰多的症状。第四天、第五天症状减轻。第六天、第七天就转阴了。我们家的成年人都接种了疫苗,但小孩都没有接种疫苗。
这个病毒还是相当厉害,前二天发烧厉害38.7度,人都是迷糊的,一直昏睡,意识不清。全身肌肉酸疼非常厉害,过去从来没有这种感受。我个认为比重感冒还重。好在打了两针疫苗,把症状才能减轻到这个程度。
就这位患者的感受来说,前两天是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主要为发烧。迷糊、昏睡、意识不清、全身酸痛,这都是感冒发烧带来的症状表现。想必有感冒发烧的,都有类似的经历。同时,患者也肯定了疫苗的作用。但这位律师是香港的,打的疫苗是辉瑞疫苗,与我们不同。
对于新冠病毒的危害、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和康复后是否有后遗症等问题,对于没有亲历者的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媒体报道来了解相应的情况。但媒体的报道和采访的对象,是否足够完整呈现出新冠病毒情况,这就不好说。这方面,临床专家接触的病例较多,并且亲历治疗一线,应当具有权威的发言权。但就这个问题,发现很多专家的意见也并不一致。
新冠病毒的症状表现和后遗症等问题,本身就是医学问题。我们希望有权威的专家,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科学的科普,同时提供相应的研究成果。让公众知道,结论有科学基础,经得起推敲,自己也能对研究成果负责。另外,患者本身的自述,对于我们了解新冠病毒同样具有参考性和重要意义,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如实陈述相应的情况。
70岁老人在韩陪读1年被感染2次
感染者:赵女士,年龄70岁
感染时间:2022年3月7日/2022年11月14日
所在地:韩国
讲述人:感染者儿子
我母亲是在2020年9月份来的韩国,因为我在韩国读博,所以孩子和我母亲就跟过来算作陪读。我母亲是来韩国以后接种的疫苗。去年9月10日打了第一针,10月中旬打了第二针。打第一针的时候,她出现了头晕、发烧和呕吐的症状。因为三个症状都很明显,后面就直接去了医院。接种第二针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强的反应了。
今年3月7日,我母亲被确诊感染了新冠。当时韩国的感染率特别高,那时候大家基本都在得,身边没有不被感染的。孩子在学校上学,阳性患者很多,我母亲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然后就被感染了。
她最初的症状是,发烧,咳嗽,没有力气。在家做抗原没测出来,之后去了附近的医院,被确诊为新冠阳性。确诊后医院直接给开了7天的药,包括治疗肺炎的,止咳的,但没有退烧药,因为当时韩国出现了退烧药不够用的情况。当时韩国的防控政策要求,只要有家庭成员被确诊为阳性,不管家里有几个人,只要是同一个地址,在一起住,就需要全部居家隔离。
我记得很清楚,从医院回来后,她的体温上升的很快,但我们已经被隔离了,我还在担心没有退烧药怎么办。后面政府给送过来一个盒子,里面有快检试剂、退烧药、温度计,还有一个小型血氧仪。
我母亲被感染后,韩国的保健所打电话过来,告诉老人需要重点关注,血氧饱和度不到90的时候必须送医,建议血氧饱和度要多次测,要不断去了解血氧浓度。我母亲的血氧饱和度最低的时候是95,平均情况是97—98。还有一个重要的提示是,发烧要赶快吃退烧药,如果两天之内退不下去的话,要给保健所打电话及时送医。
新冠确诊后,受访人母亲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血压数值较平时有所上升。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我母亲本身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没感染前,她吃降压药高压一直稳定在130左右,自从确诊后,高压就升到了140。解除隔离后,我们去医院把之前的降压药换掉了。
我记得我母亲是在确诊后的第四天转阴的,第一次阳性出现的症状还没第一次接种疫苗出现的症状严重。
2022年11月14日,我母亲第二次感染了新冠,这次我和我母亲是一起被确诊的。当时韩国已经取消了阳性人员居家隔离的硬性要求,但我们仍自觉在家隔离。第二次的症状特别轻,和第一次相比还是会发烧,但是是轻微发烧,会嗓子疼,浑身没力气。
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家里提前准备了连花清瘟,出现症状的当天就吃了药,晚上出了很多汗,第二天就已经好转了。我是在确诊第三天转阴的,我母亲是在第四天。第二次感染新冠前,我母亲还接种了第三针疫苗。
那个阶段我们在外面仍然戴着口罩。我怀疑她还是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感染的。第一次感染时,我妈确实会担心害怕,第二次就不当回事了。两次感染相隔了8个月,痊愈后我妈跟我说她的记忆力没有以前好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后遗症。
多种基础病加身,台湾91岁感染者住院治疗后痊愈
感染者:陈先生夫妇,年龄分别为91岁、89岁
感染时间:2022年5月初
所在地:中国台湾
讲述人:感染者孙女
我阿公阿嬷分别是91和89岁。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住在一起。2022年5月初的时候,我爸爸,姑姑,阿公阿嬷同一时间出现咳嗽、喉咙痒不舒服的症状,之后做了抗原检测,当天除了阿公阿嬷,家里人都出现了两条线。第二天早上阿公阿嬷又做了一次检测,结果测出了两条线。
那时候台湾的规定是,新冠阳性后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70岁以上的老人,必须去医院观察。因为老年人有基础病,担心老人后续会出现问题。当时家里其他人都已经阳了,不方便陪同,所以抗原测出阳性当天就专门请防疫计程车把他们送到医院去了。
两个老人都有基础病,我阿嬷一直都有高血压,会长期吃药。我阿公更严重,他之前得过前列腺癌,一直在治疗。因为中风身体行动不便,加上本身有点失智,还有高血压,很多病都在一起。

第一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个人事迹感人故事
  与死神赛跑,他们不眠不休坚守一线
  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专科医院,观察区、隔离区、“红区”,这些名词,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但是,武汉市6万名医务人员在繁重工作中坚守岗位,1.5万余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武汉市七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说,自1月22日开诊以来,医院开辟了6个诊室24小时接诊,安排9名医生同时为门诊患者服务,每天平均接诊患者在千人左右。
  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王源媛,主动请缨成为医院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动作再麻利一点,就能再多诊治一个病人。”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半小时,为了将时间全部用在病人身上,她8个小时不吃不喝,护目镜泛满水珠,手汗湿到皮肤发皱。
  随着各地“援军”陆续到来,武汉部分医护人员得以暂下火线轮休。
  1月28日,听说女儿奋战一个多月后“安全回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柴应兰的父亲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们的工作任务重,病房收治危重病人多,她们每天工作时间长!她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连轴工作!这是她们的常态。但是,她们没有胆怯、退缩,她们没有叫苦、叫累,她们时刻都陪伴在患者身边……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她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从四面八方赶来紧急驰援的医护人员,来不及休整,就立刻冲入一线。
  1月29日,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施娟美随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按照领队宋栩彬的叮嘱,为了不污染防护服,节省时间,护士们一下车,就立刻剪掉长发。
  1月29日零点到4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刘亮协同医生医治4名危重患者。前线医务工作者穿着足足5层厚的衣服,来完成抽血、血气分析、打针等各项护理措施。休息一段时间后,她紧接着上当天16点到20点的排班,“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如此困难,4个小时没有停歇,汗水早已经湿透衣服。”
  到达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才几天,江苏援鄂医疗队队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孙立群已经嗓音沙哑。连日来,她每天上午和本地医生们一起查房,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下午2点才顾得上吃午饭,饭冷了便用开水泡一泡,对付一下。
  危险无处不在。“一个斗士倒下了,我们还有无数的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赶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的护士黄艳清,看到一名武汉医生被感染后依然坚强的眼神,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热情抗击疫情,救治病患。连日来,武汉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感染新冠的经历和感受
  第三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个人事迹感人故事
  重症监护室新婚护士黄艳清:
  缺医护人员 我义不容辞
  “当我说要报名去参加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时,他不太相信。”黄艳清回忆,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没有多劝,支持她的决定,虽然眼神里流露出许多不舍。
  黄艳清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目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护理着30多名确诊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病情较重。
  “我瞒着公公婆婆,说自己科室紧急加班,赶紧收拾行李就出发了。”黄艳清说,“后来婆婆知道我去武汉了,一直在担心我的安全。”
  出征时,黄艳清结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来打算春节期间休婚假,去云南度蜜月。“旅游的路线,我和老公计划了好久,只能以后再去。现在来了武汉,我们通过微信视频缓解思念。”黄艳清说。
  “疫情发生后,急缺医护人员。我本来就是学医的,去武汉支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新婚后就来武汉时,她如此回答。
  黄艳清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里事无巨细地照顾患者:为患者翻身,戴着3层手套给患者打针采血,为病房打扫消毒……黄艳清与很多来支援的护士姐妹一样,在家里有亲人的宠爱照顾,但在武汉,她变成了英勇的战士。
  “把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好那一刻,感觉喘不过气,需要使劲呼吸。”不久前,黄艳清收到了一批黄色防护服。她穿上后去病房,坚持了20分钟,实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调整了10分钟,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坚持到下班。
  每天面对那么多确诊患者,难道不害怕吗?
  黄艳清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一名医生不慎被感染住进了金银潭医院5楼监护室时,我还是忍不住心疼。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惧的眼神,心里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有无数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
  第四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个人事迹感人故事
  华科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护人员:
  必须冲锋在第一线
  “姑娘,是你吗?感谢你送我的盒饭!我快康复了,来跟你道别!”那一瞬间,田洁的心里暖暖的。
  田洁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主管护师,是最早奔赴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之一。一天晚饭时间,她注意到,远处一个年轻人推着一位坐着轮椅的老爹爹,两人手中没有吃的。于是她把还来不及吃的盒饭送给了他们:“这是干净的,我们的员工餐。”
  没想到年轻小伙感动得连声道谢:“我和父亲感谢你,我们现在正缺吃的。”听到他们诚挚的话语,田洁之前所有的疲惫,在那一刻化为乌有。没想到,几天后,这位老人又通过防护服上的名字认出了正在为病人输液的田洁。
  1月25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到通知,需改建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接收医院。医院25日连夜开始进行病人转运清空病区工作,26日开始通宵施工改建,27日晚上6点开始接收病人,28日成立临时党支部。“现在我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里面90%都是党员,还有许多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冲锋在第一线。”临时党支部书记祝文涛说。
  赵利波医生年前值完普通病房的最后一个夜班后,和同为医生的妻子把刚6个月的孩子送回老家照顾,连夜返回武汉,2月1日来到病房。为了节约防护服,他每次都穿着一次性纸尿裤,尽可能延长工作时间。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党员,虽然还在哺乳期,也第一时间报名,时刻准备上抗疫的最前线。
  成为定点医院后,中法新城院区开通3个病区,接收的病人80%都是急危重症病人。截至2月5日,中法新城院区已收治700多例急危重症患者。2月5日,院区再扩充建设550张床位,目前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建,预计4天后开始收治重症病人。
  第五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个人事迹感人故事
  为了守护患者生命,他们与家人主动隔离
  这些“白衣战士”,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时值春节,谁不盼望与家人团圆,共进一顿年夜饭?
  “亲人们勿念”“不畏惧不退缩”“我是医生”“我们坚守”……除夕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举这样的纸条,给亲人拜年。
  1月31日晚,一张两鬓斑白的医生坐在楼道吃饭的照片出现在朋友圈,令不少网友心疼不已。这位医生名叫朱少华,是江夏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疫情发生后,每天“白+黑”连轴转,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没有回家吃过一顿饭。31日,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烧了一桌饭菜,煲了汤,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家吃顿饭。为了安抚家人,朱少华答应了。为避免交叉感染,朱少华到家后,坚持不肯进门,他让家人拿来一高一矮两把凳子,就坐在楼道里吃起饭来。吃完饭,朱少华没有停留片刻,马上离开了家。
  “抗击疫情,保卫这座城市,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采访中,很多医护人员都这么说。
  来自四面八方的援鄂医疗队,放弃本可以与亲人团圆的春节,不远千里来到这里。
  43岁的李连香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副主任,就在几天前,她的父亲刚刚过世,忍着悲痛,她主动报名加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李连香说,对于自己的选择,家人虽然担心,却也支持,只是要瞒着年迈的母亲。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卢毅荣有个“贴心小棉袄”,他来武汉支援后,妻子给他发信息:“女儿每晚都哭着要爸爸,不肯睡觉。”一天晚上他终于抽空和女儿视频时,女儿一直哭着说:“爸爸你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啊?”卢毅荣告诉女儿:“爸爸和很多叔叔阿姨在打怪兽,打完怪兽很快就回来了!”女儿这才放心地去睡觉。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啊,这里有无数的爸爸妈妈在打怪兽,而且,很快就胜利了,真的,很快!”
  在武汉,在全国,许许多多“白衣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直面疫情,英勇奋战。他们决心已定: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祝最美“白衣战士”们平安凯旋!

廖华老师发布的多人讲述感染新冠后的故事(感染新冠的经历和感受)一共有19646个字词更新完成,如有问题请联系联系廖华老师,免费帮大家更新作文范文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我的拿手好戏一一炒菜 (我的拿手好戏作文500字) 下一篇:新冠痊愈多久没有传染性(新冠痊愈还有传染性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