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马钢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e987ea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8

3、马钢(马鞍山基地)物流概述

目前马钢(马鞍山基地)年产铁1400万吨、钢1500万吨,材1450万吨。 高炉炼铁所需要含铁原料、煤炭、焦炭、辅料等原燃辅料4000多万吨/年,其中含铁原料约2400万吨/年,包括进口矿(含块矿)1700万吨/年通过水运到达,国内矿和自产矿700万吨/年通过水运、铁运和汽运到达;煤炭(含炼焦煤、喷吹和烧结用煤)约1000万吨/年大部分通过铁路到达,少量水运补充;辅料约400万吨/年,大部分通过水运到达,少量铁运补充,外购焦炭约200万吨/年通过铁运到达。

高炉炼铁产品主要有铁水和水渣。其中铁水约为1400万吨/年,采用鱼雷罐在自备铁路上调运,供各炼钢单元使用。水渣约为450万吨,通过汽运或水运发往市场销售。

炼钢原料除铁水外所需废钢生铁、辅料、合金等420万吨/年,其中废钢生铁280万吨/年,大部分通过水运到达,少量汽运补充;辅料130万吨/年,水运到达80万吨,铁运到达50万吨;合金10万吨,铁运到达。

钢轧工序主要采用短流程连接,部分采用汽运、铁运运送。

钢材产品1450万吨/年,主要包括板带、型材、线材、轮轴等,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发运到销售市场,其中水运外发600万吨/年,铁运外发150万吨/年,汽运外发700万吨/年。

图1 马钢(马鞍山基地)物流流程图

3

战略篇

案例1 绿色钢铁物流之路如何走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引起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对我们钢铁物流的原材料采购运输和产成品销售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 “环保部将于2018年底前,对全国约5000余家钢铁企业,包括有炼铁、炼钢能力的企业约650家和独立轧钢企业4350余家,完成新排污许可证的核发。部分地区已出台细则,对未按时取得新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将进行停产。”“交通运输部在2017年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如何做好绿色航运做出了进一步的指示,目的是为了规范物流业环保要求、提高环境质量。我们水运部门也要抓紧想办法应对了”大家踊跃发言,讨论着目前公司绿色钢铁物流的现状。

公司正在进行绿色物流、清洁运输研讨会,会议主要讨论了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环保政策,公司各个板块应该采取的措施。同时,特别强调了六月份和七月份集团公司分别召开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专题会”和“集团环保工作专题会议”中的主要内容,根据会议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物流公司结合目前生产经营以及分(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拟实施的超低排放项目进行了研究和梳理,对超低排放项目的总体设想、项目内容和初步实施方案进行了总结。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在沿江5公里范围内的在建重化工项目一律需进行对标评估,环保和安全不能达标的将全部暂停建设,依法依规整改或搬迁。现有重化工企业也一律需实施提标改造,达不到最新环保和安全要求的,将依法依规搬迁或转型。“散乱污”企业一律依法依规处置,坚决关停取缔一批、整改提升一批、搬迁入园一批。

A总说到:“我们应当全面考虑这些政策在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给钢铁物流所带来的影响,结合马钢物流的实际,去设计适宜公司向绿色物流转型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我们也需要多多了解其他省份关于建设绿色长江经济带所颁布的一些政策和指导意见,并积极调研与学习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各港口、码头、船公司以及钢铁物流企业建设发展绿色物流的具体做法,以便为我

4

们采取的各种环保举措提供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B总补充说:“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长江经济带,紧接着有可能会对内河的运输与装卸等环节提出节能减排的要求,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但是目前我们并不了解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绿色内河运输提出的具体意见及举措,这是需要大家进行积极探索的地方。我们马钢物流的大部分运输过程离不开内河运输,希望大家对该问题引起注意。”

C总表示,“马钢的钢铁生产和运输基本处于沿江三公里范围内,属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所以应高度重视国家的相关环保政策。在目前生产经营状况较为良好的情况下,公司应参照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争取国家政策的最大支持。总体上我们公司目前有以下几个思考和设想:尽快确定胶带机加防尘罩可否界定为密闭输送,以便确认下一步是否需要进行超低排放项目改造;是否建设专用煤码头;如何利用江边铁路线实现水铁联运,减少水运转公路运输的物流量,控制和减少无组织排放;热电南区是否考虑恢复铁路运输(据悉公司拟拆除通往热电南区煤场的铁路站场,应慎重考虑),以便增加铁路运量,提高铁路清洁方式运输比例;是否用新能源汽车或达到国Ⅵ排放标准的汽车替代汽运公司自有570辆生产物流用车;如何从马钢现有社会承运商队伍中培育战略合作伙伴,提高集中度,保证稳定的资源量以支持其车型置换,适应环保管控要求等。公司的这些设想考虑了钢铁物流企业的自身特点,从航运、汽运、港口板块,运输、装卸、储存三个主要物流环节考虑了面对环保政策变化时企业应采取的对策。但是这些设想和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给马钢物流所带来的影响,还未可知,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索。”

谈到了环保问题,各部门领导都异常活跃,积极参与到了讨论中来。领导们提到,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097—2016)《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发布。标准规定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第一阶段氮氧化物排放不大于17m/m;第二阶段氮氧化物排放不大于14m/m。此外,该标准还要求2021年7月1日起进入船舶控制区的在用船舶,如最大单台发动机功率大于500KW,应使用满足标准规定的第二阶段排放要求的船舶发动机。2022年1月1日起不能满足标准规定的第二阶段排放要求的船舶,靠泊排放控制区沿海水域内具备岸电供应能力的码头时应按规定使用岸电。

5

“公司目前8条船舶主机均满足控制排放标准第一阶段的要求,即氮氧化物小于17m/m。经调研目前市场暂无由船舶发动机排放Ⅰ控制标准改造至排放Ⅱ控制标准的正规机构。”“水路运输受到的影响很大,因为当前公司原燃料的采购,产成品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新的《指导意见》一出台,给我们也出了个难题。如何节能减排?是不是要利用新能源?船舶靠泊作业是否使用岸电等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此外,受长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的影响,很多现有的水运作业也都要进行调整。但是,目前我们还是对各省市出台的环保政策了解的不够全面,我们应当积极了解学习长江经济带上各个省份出台的一些环保政策。另外因为我们马钢的原材料采购主要是以海运为主,我们也应当多多了解一下沿海的省份城市对发展绿色船舶运输的指导意见,以及船公司对实施绿色运输所做的一些举措”X经理说到。

“对于清洁能源的使用,《指导意见》也提到了当前我国积极推进LNG动力船舶和配套码头建设,包括完善LNG动力船舶和加注码头建设、运营、管理规范和配套政策、鼓励LNG动力船舶建造和改造、推进LNG加注码头建设等工作内容。目前公司对于是否打造新的船型,还是调整现有船型产生了不同意见。对于文件大力推广的LNG船舶的加气问题也是一大难题。公司港口目前无LNG运输或储存,LNG作为危化品,是否适用散货码头?同时,由于船舶采用的LNG罐装气量有限,也导致了LNG燃料可能不适用于所有运输线。” X经理补充到。

“你提醒我了,我们很多船舶运输作业也因粉尘的原因要进行优化了,原有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比如宁波到马鞍山的原燃料运输就受到了影响。宁波散装煤炭等原燃料物流目前全部为水运,由于长江水运航道的环保、环境整治影响,散货运输停运频繁。这成为了公司一大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关部门已经规定钢铁道路运输,包含铁路运输、管状皮带运输、新能源汽车和国Ⅵ标准车运输在内的清洁运输比例应在整体承运量的80%以上,目前马钢的清洁运输比例约为75.4%,仍有1000万吨的货物运输需改装为清洁运输。为了应对,我们对宁波到马鞍山进口原燃料铁路运输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我们计划开辟新的通道,从宁波铁路(应急通道/辅助通道)按一定的量进行运输。用以辅助宁波到马鞍山的进口原燃料水路运输,以满足集团对我们公司提出的保产保供需求。”Y经理说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