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80109导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7580109导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d521dbbc77da26925c5b09c

印度教作为一种典型的泛神论多神崇拜教,是和印度长期封建割据造成的多元政治局面相适应的,并得以迅速传播。

⑥印度教教义的哲学基础是吠檀多派唯心主义。吠檀多派信奉古代的吠陀为经典,认为认识的唯一源泉是神的启示,真理就是对梵天认识的统一,求得梵我一致,人类才能得救。

印度教既保存了婆罗门教的严格的种姓制度,又吸取了佛教的不抵抗、禁欲、造业和轮回等说教。对那些低级种姓的人们来说,它宣扬虔敬神圣,安分由命,起着麻痹被压迫阶级反抗斗志的作用;而对那些统治阶级的人物来讲,它又宣扬人身官能上的享受是人生目标之一,为他们的享乐大开方便之门。印度教具有两面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度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选2,62-63)

印度教的经典,包括史诗、赞歌、神话、传说、哲学及伦理方面的著作,往往经若干世纪通过许多人之手编撰而成,内容极其复杂且互相矛盾。

3、印度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不同。印度教和佛教都强调内省和自我修行,相比而言,它不仅宣扬禁欲主义,更强调自我修行。

①基督教轻看现世,重看来世,因而特别强调信仰,要参加教会的各种圣事,通过教会这个中介来信仰上帝。佛教和印度教则不同,它们虽也信仰神明,但主要不在来世,而在现世能够赐福免祸,因而更重视“行”,强调自我修行。

②基督教、伊斯兰教的集体活动多,教会组织较强。而印度教和佛教的集体活动少,教会组织不强,个人活动较多,印度教徒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

总的来说,印度教的分散性、排他性很明显,对国家的兴亡漠不关心,关心的只是他们所在的农村公社及其教派和个人本身。从这方面讲,印度大的统一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也不会持久,一般来说是分裂割据的。这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儒家主张中和、人文、大一统等)。

二、中世纪印度文化与佛教传播 (一)中世纪印度文化

1、笈多王朝时期(87-88页)2、戒日帝国时期(105-107页):主要理解吠檀多派哲学。3、中印文化交流(83-84、93-94页):主要掌握法显旅印和玄奘天竺求法取经。

(二)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

1、佛教南传途径:印度文化和各种宗教思想,在上古和中古时代,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国外移民的增加不断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印度佛教的外传主要有南北两个方向。这里只叙南传佛教问题。印度佛教向南方和东南方传播,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国际交往,一是国外移民。

①印度人通过国际贸易、文化往来和宗教团体的活动,把佛教传入斯里兰卡(锡兰)、缅甸和泰国(暹罗)。传入这三个国家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虽无共同的僧团组织,但属于统一的佛教部派,他们使用相同的宗教文字,即巴利文,具备相同的经典,而且互相间宗教事务往来也比他国为多。

②印度通过国外殖民把印度文化和印度宗教传入柬埔寨、占婆和爪哇。印度侨民带来了婆罗门教,同时也传入了佛教。在这些国家里,人们认为这两种宗教在体系上是基本相同的,在实践上是互相渗透的。佛教里含有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的成分,婆罗门教里也包含佛教的成分。同样是传到东南亚各国的佛教,由于包含婆罗门教的成分不同,彼此也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在佛教建筑艺术、佛

45

像雕塑和佛事仪式上都表现出来。吴哥古寺、婆罗浮屠、占婆塔寺就有着共同的和不同的特色。公元最初几世纪佛教开始传入东南亚各国,到6-7世纪已相当隆盛,大约在10世纪前后,受到各国封建君主的推崇,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2、佛教在东南亚各国传播情况(108-112页)

①锡兰 ②缅甸 ③暹罗 ④柬埔寨和占婆 ⑤爪哇

三、莫卧儿帝国的统治 (一) 阿克巴改革

莫卧儿帝国在巴布尔孙子阿克巴(1556-1605)时得到巩固和强盛。阿克巴即位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镇压和征服,并取得巨大胜利。为巩固胜利,他在内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改革内容

①政治:采取许多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

A、在中央政府,除宰相外,设置了四个大臣,分管税收和财政、军事、工厂和仓库、教会和司法,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B、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5个省,以总督为行政长官,并设财务、军事、司法、宗教等官职协助总督,这些地方官都直属中央,以分散地方权力。皇帝还要派大批侦察到各地搜集情报。在省以下还划分县和区,分设行政机构。

②经济:A、改革税收制度,下令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产定收,固定税率,规定租额是收成的1/3。 B、取消包制,改由财政官征收,以减少税收的舞弊行为。 C、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重视农业水利灌溉建设,鼓励进行对外贸易。

③民族和宗教:采取调和宽容政策,以改善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外来统治者和印度本地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A、他极力对印度封建主采取怀柔政策,授以高官。他刚即位时,军官几乎全是来自中亚、伊朗、阿富汗的伊斯兰教徒。到16世纪末有了很大变化。在200多名最大的军事指挥官中,只有39%是外来人,其余有40%是印度人伊斯兰教徒,20%是印度教徒,打破了原来由伊斯兰教贵族垄断官员的局面。他元宝各级官员都要有印度教人,所以地方官的任命也采取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相间杂的方式。阿克巴本人则取了一个印度王公的公主作为自己的妻子。

B、阿克巴采取较宽容的宗教政策:他于1564年废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课人头税的制度;1593年颁布敕令,允许被迫改信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恢复原来的宗教信仰;他还综合各种宗教教义,创立了一种所谓“神圣宗教”,自任教长,企图借此统一各宗教,消除矛盾。

④废除印度社会一些传统的陈规陋习。如禁止寡妇殉葬(丈夫死后,将其妻投入亡夫火葬的篝火中自焚),禁止杀害女婴、童婚、神灵裁判等,并承认妇女再嫁合法等。 2、改革意义

阿克巴改革对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①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封建割据。②民族和宗教改革,对于缓和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外来人与土著之间的矛盾,对于巩固帝国的统一和促进文化的融合,都产生了积极作用。③经济改革虽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帝国的财政收入,但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废除陈规陋习,也有利于社会进步。

不过,阿克巴改革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缓和了一下阶级、民族、宗教矛盾

46

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他去逝之后,这些矛盾又激化起来。17世纪中叶以后,莫卧儿帝国就在这些不可克服的矛盾中开始衰落。 (二)教派运动

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等被压迫群众也掀起了反封建主的斗争。与封建社会的大多数人民斗争一样,这些斗争也往往表现为教派运动。其间著名的有虔诚教派、马赫迪(救世主)教派和锡克(意为弟子、信徒)教派。

1、虔诚教派:15世纪时即在北印度广大地区传播,其教义是反对等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阶级压榨。首领大多出身于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印度教徒。这个教派分为许多支,虽有差别中,但都宣传四条基本原则:①所有印度人在宗教上联合起来,不论是印度教徒还是伊斯兰教徒。②印度人在神的面前一律平等。③反对种姓制度。④不以阶层或种姓看人,而以做人是否公正品人。该派反映了城市下层居民的要求,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16世纪兴起的马赫迪派和锡克教派,都接受了虔诚教派的思想影响。

2、马赫迪派:发源于比亚那城。首领是教长阿拉伊和阿卜杜拉·那亚吉。群众大多是劳动人民和商人,且全是穆斯林。其信徒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在比亚那城及其周围地区建立了公共财库,每人交收入的1/10。该派认为,救世主的统治一开始,正义和秩序就会建立起来。16世纪,在印度旁遮普等地爆发了马赫迪派领导的人民起义,遭到封建政府的残酷镇压。但它在人民群众中仍有很大影响。17世纪初爆发的许多地方性人民运动,往往都以马赫迪信仰为旗帜。 3、锡克教派:锡克是印地语Sihr的音译,意为“信徒、弟子”。16世纪兴起于旁遮普。其创始人是商人出身的古鲁·纳那克(1469-1539)。他结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因素而创立,以《圣典》为主要经典。锡克教主张一神,宣扬“一个真主,一个尊师”,信徒在神面前一律平等,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别,反对印度教的繁冗仪式,反对种姓制度。 锡克教以阿姆利则为中心(圣城),在旁遮普建立根据地,构筑城堡,形成宗教军事政权组织,多次掀起反抗斗争。17世纪后,农民群众广泛地参加了锡克教派运动,它发展成为反对莫卧儿帝国封建统治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第八章 东亚封建诸国 第一节 中世纪朝鲜

一、新罗统一朝鲜 (一)新罗统一朝鲜

1、统一:公元2-7世纪,朝鲜半岛上主要是由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统治,史称三国时代。后新罗不断强大,并与中国唐朝结盟的,在唐朝的直接参与下,新罗先后于660年和668年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统一了朝鲜半岛。676年,在朝鲜人民打击下,唐朝被迫把设在平壤的安东都护府迁到辽东,新罗实现了对朝鲜半岛的主权。735年,唐朝与新罗正式划坝水(大同江)为界,新罗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

2、统一原因:①首先兴起的高句丽和百济不断战争,双方都削弱了力量。②新罗趁两国相争时,不断扩大领土,增强了实力。③在公元500-526年间,新罗实现了中央集权,为统一打下了基础。④新罗得到唐朝的支持,共同击溃了百济和高句丽。

(二)朝鲜进入封建社会时间问题

47

1、公元前后进入:由北朝鲜提出,东北师大朱寰等赞同。即三国从一建立起,就已是封建国家了。即在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就进入封建社会了。其主要依据是:

①公元1、2世纪时,朝鲜半岛各地已经使用铁器,社会生产力已达到较高水平,为进入封建社会提供了必要条件。②朱寰教材《世界中古史》(吉林人民出版社)第355页,引用中国史书《后汉书·东夷列传》卷85的一段关于“下户”的记载,说明当时朝鲜半岛已经形成封建贵族和农奴。③当时的三国政权都赐给官僚贵族以食邑,即是封建性的采邑。

2、新罗统一前后进入:由周一良、吴于廑提出,刘明翰等赞同的观点。即6-7世纪新罗统一前后,朝鲜才进入封建社会。在此之前,虽有封建因素,但主要是奴隶制。其主要根据是:

①使用铁器和封建制没有必然联系。②高句丽的称为“下户”的生产者,并不是农奴,而是一种特殊的奴隶,叫“别居奴隶”,他们是住在自己的家里,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固着在小块土地上的奴隶,每年交纳一定收获物,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其地位如斯巴达克时的欧洲人和亚述时的农业奴隶。③三国时,国王赏赐食邑,不仅赏赐土地,还赏赐下户,因而不是封建性的,而是奴隶性的。

他们认为新罗统一前后,朝鲜才进入封建社会的看法更恰当一些,理由是: ①新罗统一前后,生产力获得了明显的发展。一方面,统一前后的社会逐步安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新罗在统一朝鲜时,和唐朝联系密切,接受唐朝先进的生产力较多,特别是推广牛耕,促使小农经济发展比较稳定。

②新罗统一前后,释放奴隶的现象比较普遍地出现。早在562年,朝鲜收复伽耶地区,大将斯多贪立大功,国王党赏赐他300战俘为奴,斯多贪将其释为良人。

③687年,新罗实行禄邑制,与以前的食邑不同。分封禄邑时,并未把劳动者人身也分封,而是分封土地的收租权,耕种禄邑的劳动者不再是奴隶,而是封建依附农民。

④722年,新罗实行丁田制,租庸调制。丁田制是依照唐朝的均田制,把土地分给16-60岁的人耕种,丁田农民缴纳租庸调,处境和唐朝均田农民差不多,相当于自耕农。

⑤新罗统一后,上层建筑日益完善。新罗全面采用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执事省,下设部府。地方分九州,下公县乡。788年,行科举制,考选官吏,取代奴隶制时代的骨品制(贵族按血统确定等级身份和相应官阶的制度,具体分五级),这就打破了奴隶制的世袭制,为新兴的封建主掌握政权提供了条件,而且进一步传播了中国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方面确立了封建思想的主导地位。722年,庄州“国学”及各学校,都传播儒家思想。

上述一切都发生在新罗统一前后,因而新罗的统一是朝鲜半岛封建制确立的主要标志。

二、朝鲜田制的发展 (一) 禄邑制(禄田制)(687年)

新罗统一朝鲜后,由于合并了百济和高句丽的旧地,政府控制了相当数量的土地,便用来广泛赏赐给功臣和佛教寺院。神文王(681-692)于687年开始在文武官员中实行禄邑制,按官位高低赐田以充俸禄。禄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两年后一度停止,改赐田租。景德王(742-765)于757年又恢复禄邑制,一直实行到新罗末年。赐给佛教寺院的土地数量很大,这些土地都由僧俗封建主向耕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