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学教育学简答题(欣瑞重点自己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小学教育学简答题(欣瑞重点自己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878aef551810a6f524868a

教育学简答题

第一章

1.教育实体的特点

1.教育主体的确定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3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5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现在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交易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近代教育变化特别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夸美纽斯的自然性思想

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自然性,首先是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其次是教育要遵循认得自然发展的原则;三是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6.传统教育的三中心

教师中心 教材中心 课堂中心 7.杜威的三中心

学生中心 儿童亲身经历中心 活动教学中心 8.论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也是生长

3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认为引导学生了解发生真理的方法有两个因素:一是智慧,二是探究。

第二章

1.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第一,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第二,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第三,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第四,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2.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3.义务教育的意义

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4.《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

首先,我国《宪法》中有关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及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原则的规定是制定《义务教育法》的法律依据。 其次,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现阶段发展教育的现实条件是制定《义务教育法》的现实依据。 5.《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第一,发展基础教育

第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1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普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和少年不入学或中途退学,并且使他们每个人都能达到基本的教育要求;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爱护、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3强制性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7.小学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1小学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2小学教育具有激励作用 3小学教育具有评价作用 8.制定下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首先,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其次,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再次,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9.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首先,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其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再次,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0.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一,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第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三,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第三章

1.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意志等的发展。 2.身心发展的饿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4.遗产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5.环境对人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6.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观察

小学生的观察常注意一些感兴趣的、新鲜的东西,而忽略组要的东西。尤其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缺乏兴趣,缺乏系统性。 2注意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 3记忆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对低年级儿童而言,直观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较为发展。 4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 5情感

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比较模糊的,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物的好坏,而且小学生的荔枝干大多是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 6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以及对自己情绪、意志的自我意识。属于对自己感知方面的有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等。小学低年级儿童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差,中年级开始逐步学会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教师与父母对儿童活动的及时评价以及言行的潜移默化对儿童为我意识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9.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 学习习惯也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 10.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打下基础,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11.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渡劈来和过渡紧张。老师应培养小学生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小肌肉,逐步锻炼手部的细动作,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培养徐奥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提示,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使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儿童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