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c2dfd7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c3

罗斯?兰布利迪斯手提载有雅典奥运会火种的“马灯”走下飞机。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刘敬民、组委会副主席蒋效愚、秘书长顾耀铭等在停机坪迎接圣火,数百名专程前来迎接圣火的北京各界人士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隆重而简短的欢迎仪式后,雅典奥运圣火火种被送往慕田峪长城举行展示活动。

9日,北京将举行大规模的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届时将有148名火炬手参与。这是雅典奥运会圣火全球传递活动中的第五站。6月4日正式启动的这项活动,经过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日本的东京和韩国的汉城后飞抵北京。

10

二、语段训练

<一>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节选)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

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这段话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层说了什么意思?

2、“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研究学术和应付环境应该如何落实?

3、“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的加点“新的”和“真正”应该如何理解?试结合原文回答。

<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 杨振宁

①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

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②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明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

③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

④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

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1、文中两处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 处: 处:

2、选取出对第①选段中的两个“相当”理解正确的一切( ) (A)前者表示程度深,后者表示差别大。 (B)前者表示差别大,后者表示程度深。 (C)两者都表示程度深。 (D)两者都表示差别大。

3、杨振宁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 。

4、作者在第③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 。

5、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既要: ;又要 。

6、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①|②||③第一层是条件关系,第二层是递进关系。

5、“奥运圣火到北京”或“奥运圣火8日(或首次)抵京” 二、(一)1、划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阐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第二层是揭示真正格物致知的意义,第三层是提出作者的期望。2、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不能盲目接受,要自己有判断力。3“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而是作者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和精神。“真正的”是说中国文化还缺少实验精神。(二)1、怎样鼓励创新 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 2、A 3、美国的学生可以跳跃式学习,而中国学生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4、证明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的教育也有成功之处。5、进行有规则的训练 敢于挑战权威 6、须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