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站点布局优化与设计方法研究-以集宁公交站点规划为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城市公交站点布局优化与设计方法研究-以集宁公交站点规划为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b2c254c59eef8c75fbfb39a

第三章 公交站点站间距布局优化研究

5.系统配置车辆数

车辆运行一周的时间是其单向运行时间的2倍。因此,系统配置车辆数N为式(3-23):

L2(?td?n?2ph/??Tt)2(Tv?Tt) (3-23) N??vhh式中:Tt—终点调头时间(s)。 6.目标函数及其优化

对于给定的整个系统配置车辆数(N)为使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有 Min:Tu(n.h) (3-24)

S.T.N(n,h)?c

该问题的解可用拉格朗日乘数求解,作函数如式(3-25):

L(n,h)?Tu(n.h)??[N(n.h)?c] (3-25) ?L?0得式(3-26): 令?n (令

Lu2?L (3-26) ?)?td?Lh2va?(n?1)2?L?0得式(3-27): ?h 令

1La2P???2L?2?(L?Ts?ntd)V (3-27) h2?L?0得式(3-28): ?? (若令?1?Lc2P?n?td?Tt)?(?)?h (3-28) V2?P? ?2?Lu (3-29) L则有式: 即:n?1?(c?4?1)L (3-30)

2vatd(1?c?2)3.3 实例分析

- 24 -

第三章 公交站点站间距布局优化研究

3.3.1 集宁区的城市与交通概况

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集宁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地处北纬40°01′东经113°10′,行政区面积418.8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一乡一镇,是乌兰察布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居住着蒙、汉、回等17个民族,人口33万。全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2万人。

近年来,集宁区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增加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共建成标准道路72条,通车里程103公里,连接110、208国道两大交通枢纽工程已建成通车,全长14公里的城市内环路全线贯通。规划占地18.3平方公里的集宁新区一期5平方公里的建设工程进展顺利,七纵六横的道路框架全部形成。建成了新区广场等部分公用设施。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主要街道全部进行了拓宽改造。危旧房改造稳步推开,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4.2平方米,通过危旧房改造“十一五”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正在建设。集中供热公司有80吨锅炉4台,现供热面积达到560万平方米,近年内达到800万平方米规模。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74%。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聚集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容量和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张。

集宁区东临京津,距首都北京320公里,距天津港400公里;南连晋、冀,距煤都大同100公里;西接呼、包,距首府呼和浩特130公里,距呼和机场100公里;北通二连、蒙古、俄罗斯,距二连陆路口岸300公里;集宁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独特,京包线、集二线、集通线、丰准线及在建的集张线、大包电气化铁路六条铁路在此交汇;丹拉高速、二广高速、110、208国道及省际大通道五条公路主干线贯穿东西南北,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北京到莫斯科、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途经集宁,也是我国进入蒙古、俄罗斯和欧洲市场的重要通道。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协作区域广阔,陆路口岸和窗口作用十分突出。

3.3.2 现状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 3.3.2.1公交站点的统一编码

为简化处理,对下列情况的公交站点进行合并:

(1)距离小于50米多个站点合并为一个站点团并赋予一统一的站点编码; (2)在交叉口附近的相交道路上的站点合并为一个站点团并赋予一统一的

- 25 -

第三章 公交站点站间距布局优化研究

站点编码;

(3)放射性道路延伸到高速环以外的所有站点都合并到该道路与高速环的相交点上并赋予一统一的站点编码。 3.3.2.2交通分区

为便于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成果表达,以集宁区已有的交通分区为基础,确定30个交通分区。

3.3.2.3 11小时站点上下客人数调查数据的统计

11小时站点上下客人数调查共包括10个不同站点,将各站点的调查数据进行合并,然后按1小时为单位进行统计即得到一天内7:30 -18:30 站点上下客人数的变化情况,如表3-2所示。根据调查数据可确定集宁区公交客运需求的早高峰时段为7:30 -8:30,晚高峰时段为17:00-18:00,晚高峰小时的客运需求要略高于早高峰小时,因此全天的高峰小时时段为17:00-18:00。

表3-2 站点上下客人数时变化表

7:30~8:30 9:30~10:30 11:30~12:30 14:30~15:30 17:30~18:30 下车人数 上车人数 365 194 260 167

403 376 312 408 367 316 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下车人数上车人数7:30~8:309:30~10:3011:30~12:3014:30~15:30- 26 -

图3-3 公交客运时变化图

3.3.2.4高峰小时线路跟车调查数据的统计

通过对跟车调查数据的统计可以获得公交出行OD、站点间公交客流量、站点间公交车速、平均换乘次数等评价公交运行现状的重要指标,具体的数据整理内容及整理方法如下:

(1)所调查公交线路在高峰小时时段内一趟车在沿线各站点的上下客量

17:30~18:30第三章 公交站点站间距布局优化研究

从原始数据可以得到所调查班次的公交车在沿线各站的上下客人数及到站的时间。为便于叙述,引入以下符号:

s

——线路i的第j次调查时所跟车辆在该线路某单向第k站的上客人数; Qijk

x

——线路i的第j次调查时所跟车辆在该线路某单向第k站的下客人数; Qijk

Tijk——线路i的第j次调查时的公交车在该线路某单向第k站的到达时刻;根据Tijk可确定该时刻与高峰小时时刻的换算系数pijk,并由此可计算以该班次调查的上下客人数为基数再换算成高峰小时时段内相应一趟车在该站的上下客人数。

ss=QijkSQijk?pijk Xx=QijkSQijk?pijk

ss——以Qijk为基数换算成高峰小时时段内线路i的一趟车在第k站的上SQijk客人数

xx——以Qijk为基数换算成高峰小时时段内线路i的一趟车在第k站的下SQijk客人数

本次调查中,各调查线路的每各单向均调查3次,即上述表达式中的

j?1~3。对3次调查结果所换算得到的高峰小时一趟车在各站的上下客数进行

s平均即可得到该线路在高峰小时时段内一趟车在沿线各站的上客人数SQik和下x客人数SQik。

1ssSQik???SQijk

3j?1~31xxSQik???SQijk

3j?1~3(2)所调查公交线路在沿线各站点的高峰小时上下客量

sx前述的SQik、代表的是高峰小时时段内一趟车在各站点上下客人数的平SQiksx均值,将该线路的高峰小时发车数与SQik、SQik相乘即可得到该线路在各站的整sx个高峰小时时段内的上下客数TQik和TQik,。

(3)所调查公交线路沿线各站点间的高峰小时客流量

根据所调查线路沿线各站的高峰小时上下客量,通过简单的加减计算即可得到沿线各站间的高峰小时客流量,此处不再赘述。

(4)所调查线路站点间的行程车速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