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a4daa0a79563c1ec5da71f3

七、项目经费预算及用款计划

经费来源预算 预算数(万科 目 元) 合 计 部门拨款 单位自筹 其他资金来源 合 计 劳务费 材料购臵 仪器、设备购臵 会议费 差旅费 咨询费 制作维修费 租赁费 其它费用 科 目 金额(万元) 经费支出预算 注:“其它”一栏是在与以上几栏内容不相同时具体填写。

40

八、主要承担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九、保证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41

附件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除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外,经济效益是衡量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状况的极其重要的方面。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既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又有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现实的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为了便于分析评价,根据当前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效应特点,考虑到标准化实施涉及产业(产品)的多样性和考核评价时可以获得数据资料可靠性的实际,我们可以大概采用以下指标来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

1.农业标准化实施规模

1.1培训人数

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培训农民的人数,而这里所指培训的“农民”必须基本熟知农业标准化实施的意义和内容以及关键的控制点,即真正具有标准化意识的农民。 1.2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程)建设规模

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新建或改造主要标准化工程(设施)规模。如标准化的养殖舍、加工车间种植面积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示范点。

2.农业标准化覆盖率

42

2.1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农户比例(%) ?参与农业标准化的农户数

示范区内农户总数2.2某项产业(产品)的标准化实施程度(%)

?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某项产业(产品)的产出量(产值或收入)

示范区某项产业(产品)的产出量(产值或收入)或者:

=应用技术标准的作物面积或者动物头数/区域总作物面积或者动物头数

3.产品质量合格程度与提高率

3.1产品质量合格程度=100%(产品总量-质量合格产品量)/ 产品总量 3.2产品质量提高率=标准使用后产品质量提高率-使用前提高率

以及,使用标准后产品质量年提高率=当年产品质量提高率-上年提高率

4.农业标准化增加效益

4.1单位规模新增效益

单位规模新增效益=实施农业标准化后单位规模(如亩、头)所达到效益(生产水平)? 实施标准化前(或未实施标准化)单位规模(如亩、头)的效益(生产水平)。 4.2新增总效益

新增总效益=实施农业标准化后所产生的总效益(生产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前的总效益(生产水平)

5.产业化增值率

产业化增值率(%)=

实施农业标准化后某项产业(产品)经营系统(生产、加工、贮藏、运销等)的增加值

实施标准化前某项产业(产品)经营系统(生产、加工、贮藏、运销等)的增加值该指标反映实施农业标准化对农业产业链延伸的作用程度。

43